父母做這四件事,以為是愛孩子,其實是害孩子,不改必釀成大錯

2019-05-21     菜菜談教兒育女

我們在做父母之前都沒有上崗證,都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都是在摸索中跌跌撞撞前行,或者靠看一些有關育兒的書籍教育孩子,或者是聽一些育兒講座。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一味的把學到的育兒方法死搬硬套在自己孩子身上效果微乎其微,有時候還起反作用。因此,父母難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錯,明明是為孩子好,自己掏心掏肺,殫精竭慮,最後卻教不出有教養、讓人滿意的孩子。以下四件事,我們以為是愛孩子,是為了保護孩子,殊不知,我們正在害孩子。

【1】不讓孩子做家務

記得電視上有一個關於孩子的節目,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對著鏡頭說,希望媽媽別讓他再幹家務了。當鏡頭轉向那位媽媽的時候,媽媽平心靜氣的說:「現在讓你幹家務,是為你以為的生活負責,我不希望你將來娶了媳婦,家務全部由她一個人干。我希望你們可以一起做家務,甚至一起帶孩子,這樣,你們過得才幸福。」節目播出以後,很多人都誇讚這位媽媽很有智慧,很有遠見,懂得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他這個習慣。還有人調侃說:「誰家女兒能找到這樣的丈母娘,真是享福。」不說別的,現在的父母感情不和不也是由雞毛蒜皮的家務事引起的嗎?大部分都是男人在家是甩手掌柜,認為自己掙的比女人多,家務活就應該由女人干。女人在長年累月的操勞中得不到認可,免不了就情緒激動,口舌大戰一觸即發。。。。。。如果你家有男孩,為了孩子今後的幸福,一定要讓他學會幹家務。

【2】經常夸孩子聰明

很多教育專家呼籲:不要再夸孩子聰明了,這樣會害了孩子!那麼,常夸孩子聰明會有哪些危害呢?危害一:孩子就會沾沾自喜,認為自己聰明,不學就會,在其他孩子面前有炫耀的心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心浮氣躁,做什麼事都不踏實,容易形成不務實的態度。危害二: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確實有天賦,但上天是公平的,孩子有優於別人的地方,肯定也有差於別人的地方,一味的誇大孩子的優勢就會無形中掩蓋孩子的劣勢,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危害三: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有限,都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如果孩子考一百分也不難。如果每次孩子考了好成績你都誇他聰明,他就認為自己很聰明,就會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到了初中、高中以後,孩子的學習就很吃力。因此,家長表揚孩子應該具體,要對孩子的某一行為進行表揚,慎夸孩子聰明,多肯定孩子勤奮。

【3】迴避有關性話題

中國的父母大都比較保守,當孩子無意中提出有關性的話題時,要麼遮遮掩掩,含糊其辭帶過;要麼自己臉一紅,表情立馬嚴肅,呵斥孩子閉嘴,孩子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孩子天生具有探索意識,對一切都產生好奇,父母也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對待孩子提出的性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觀念。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自己從哪裡來,有的父母說是撿來的,有的父母說是上天賜給的,還有更奇葩的說法,是白菜地里長出來的。。。。。。我們可以實事求是的跟孩子說:「媽媽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結合了以後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媽媽的身體里一個叫做子宮的器官里慢慢長大,十個月後就長成了你出生前的模樣。」雖然孩子當時聽不懂,最起碼我們沒有歪曲事實,況且,這也有助於孩子對性的認知。當孩子拿著一盒保險套,一臉懵懂的問我們,這是幹什麼用的。我們不必驚慌失措,可以平靜的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很愛你和姐姐,為了不減少我們對你們的愛,我們不打算再要孩子了,而這個東西可以幫到我們。」

【4】限制孩子的自由

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最純粹的,是無時無刻不在的,但也是密不透風的。有的父母對待孩子就像對待一個易碎的花瓶一樣,小心呵護,擔心孩子受一點傷。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允許,只要孩子在家,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里,給孩子織了一張大網,網住的不是安全,而是孩子的天性和自由。孩子玩水你擔心孩子著涼,孩子玩土你嫌他弄的一身髒,結果孩子成了你眼中的乖孩子,終於活成了你想要的模樣,但同時丟掉了探索精神和自己的天性。我們知道,一個人只有在試錯中才能成長,才能形成所謂的判斷力,我們阻止孩子犯錯就是阻止和限制孩子成長,不是愛他,而是害他,畢竟,我們不能守他一輩子。

心靈感悟:

在教育孩子的這段旅途中,第一次做父母的我們都是新手,一切都從零起步。除了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爸爸、好媽媽以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拿不定主意,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這樣要求孩子,究竟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相信,自有答案。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孩子最終成了數學天才、鋼琴家或考了一所名校。而應該是,在我們的教育下,他最終成為了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最終成了一個能感受到幸福並能創造幸福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最終成為了他自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uEMCGwBmyVoG_1Zts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