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41歲女子因忽視這個沒有症狀的病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2019-05-16   醫聲護事

新時代女性真是不容易,既要工作,又要顧家。既要出得廳堂,又要下得廚房,既要能經濟獨立,又要有思想內涵。真是能頂半邊天,可當家裡的半邊天倒下了,這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株洲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監護室收治了一位女性患者,她才41歲,診斷是腦卒中(中風)。她有兩個孩子,小的才5歲,每次孩子進來探視時,都會叫著「媽媽」,而他們的媽媽卻沒有回應,他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陪同的家人總是偷偷抹眼淚,醫護人員看著都非常難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後,患者情況逐漸穩定下來,但遺留一側肢體癱瘓,吞咽功能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人貼身照顧。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的她,最終只能出院回家。可以想像,這個家庭的未來有多艱辛。

她肥胖,有高血壓病史,但一直未服藥治療,也未監測血壓,實在可悲,而臨床上這樣的病人大有人在。

女性卒中常見危險因素

1.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可干預性卒中危險因素。有研究提示,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高血壓,尤其是絕經期女性的高血壓患病率高於男性。高血壓被認為是卒中最重要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無論男女,都能通過控制血壓來顯著降低卒中的風險。

2.腦靜脈血栓形成( CVT)

CVT是卒中患病率性別差異最突出的卒中類型,其中女性占70%以上,31~50歲年齡段的女性尤為明顯,這種差異與激素因素和妊娠有關。

3.糖尿病

女性糖尿病患者卒中相關風險較男性糖尿病患者高27%。女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具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一些研究顯示,妊娠糖尿病也是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女性特有的卒中危險因素

1.妊娠

妊高症是妊娠期和產後女性卒中的首要原因,妊娠期血壓升高的女性先兆子癇發病率更高,產後卒中風險也更高。伴有慢性原發性、繼發性高血壓或既往有妊娠相關性高血壓史的女性應定時產檢,遵醫囑治療,妊娠期中度高血壓患者更應該接受安全且有效的血壓控制治療。

2.OC(口服避孕藥)

對於存在促血栓形成基因突變以及存在有先兆型偏頭痛、吸煙、高血壓等危險因素的人群,服用OC的卒中風險相對較高。所以,有抽煙、肥胖、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的女性,不提倡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

3.絕經期和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

45歲前絕經,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圍絕經期出現的腹型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體質指數(BMI)的增高等,均與絕經期女性卒中風險增高密切相關。

女性更多見的卒中危險因素

1.MA(先兆性偏頭痛)

MA與女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風險增高均相關,女性偏頭痛發病率為男性的4倍。大多數研究表明,MA與卒中的聯繫在女性中更為密切,這種聯繫多與內皮功能障礙、促血栓形成狀態以及遺傳傾向等有關。婦女先兆性偏頭痛與吸煙可增加卒中的風險,因此,強烈推薦先兆性偏頭痛患者戒煙。

2.代謝綜合徵

腹型肥胖或超重、糖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為代謝綜合徵。

3.房顫

心房顫動是可干預性卒中危險因素,可明顯增高女性卒中風險,並與卒中死亡率和致殘率的增高密切相關,尤其是超過75歲的女性患者,應該積極通過脈率及心電圖監測篩查房顫,並且規範治療。

4.心理社會應激

由於女性獨特的社會地位和心理性質,抑鬱和心理社會應激可明顯增高女性卒中風險。中年女性更甚,對外要扮演好社會角色,對內有多是家庭生活的一名職員;在家庭中,她們又被要求成為勤快、溫柔、賢惠的妻子、母親、兒媳。這種不同角色的反差所引起的衝突,必然會對中年女性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

女性朋友如何預防腦卒中呢?

1.認識腦卒中

據相關調查,女性對卒中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較低,教育女性了解卒中相關風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提高卒中防範意識,是預防的第一步。

2.控制血壓

高血壓被認為是卒中最重要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減少血壓大幅波動,平穩降壓。對於女性而言,控制血壓更為重要。

監測血壓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並且應做好記錄。血壓測量的正確打開方式:測量血壓前30分鐘勿運動、喝咖啡和吸煙,測量時應著寬鬆的衣物,身體要坐直,手臂自然放在桌面上,肘部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雙腳平放,不要說話。

3.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可以將腦卒中的風險增加1倍以上,而大約2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將死於腦卒中。腦卒中患者中15%-33%患有糖尿病,且9.1%的卒中再發是因為糖尿病。

4.防治代謝綜合徵

要注意合理飲食,使體重控制在合適範圍:成年人的BMI(kg/m2)應控制在男≺25,女 ≺ 24;適當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提倡每日進行輕至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30分鐘;控制血糖;改善血脂紊亂,調脂治療在代謝綜合徵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5.高血脂

血脂增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血脂的調節,尤其是消除血脂的不良影響也同樣需要一個持續作用的過程。長期服用調脂藥物可明顯減少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正常人,一般每2年檢查1次;40歲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查1次;高危人群和血脂異常患者,應聽從醫生指導定期複查血脂。

6.合理飲食

減少飲食中鹽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食用水果,蔬菜和富含纖維的食物,可減少腦卒中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食鹽攝取量應低於6g,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以及適量的瘦肉、魚、蛋等。

7.保持心理平衡

女性朋友要保持樂觀的情緒,淡泊名利,選擇合適的釋壓方式。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