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底吃餃子還是湯圓?終極答案來了

2019-12-22     吃吃吃貨聯盟

冬至日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

白晝最短的一天


過了冬至以後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

太陽高度也降到了全年最低



「冬至大如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

測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

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

是大吉之日


因此,在古代

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

又被稱做「小年」

然鵝......

同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

關於「冬至吃什麼」

南北卻有不同答案



而然

關於這場南北之爭

卻被一名網友的神操作終結了


餃子皮包湯圓

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冬至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可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語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據說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又《傷寒雜病論》,可謂是集醫家之大成,而祛寒嬌耳湯則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tQmLW8BMH2_cNUg5u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