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吃了藥,反酸燒心還存在該怎麼辦?專科醫生詳細告訴你

2019-08-15     胃反流冀醫生

胃食管反流是內科常見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經過內科藥物治療,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促進胃排空以及調節飲食和身體鍛鍊,可獲得良好療效。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治療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燒心和反流的症狀反覆發作,藥物劑量減少後病症又發作;停用藥物後症狀立即出現,或者因為長期服藥出現藥物的副作用被迫停用藥物治療。這些情況的出現使患者身心備受折磨。

對於胃食管反流內科治療的用藥原則基本是一致的,但為何療效會千差萬別,不少患者甚至病程遷延十餘年?這需要從胃食管反流的原因說起。胃食管反流的根本原因是胃食管交界處抗返流的屏障功能減退,通過藥物降低酸度,或者促進胃排空,對大多數患者是有效的,但是還有一部分患者由於存在解剖缺陷或嚴重的括約肌功能障礙,即使用藥也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屏障薄弱的問題,這就是胃食管反流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原因。

那麼怎樣判斷自己的胃食管反流是否存在解剖缺陷,或是否屬於藥物控制不佳的類型呢?

首先,需要明確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胃食管反流的一個常見原因,由於食管穿過膈肌的孔洞(食管裂孔)明顯擴大,使得胃部向胸腔上移,嚴重地削弱了食道括約肌的閥門功能,不能控制胃酸逆向移動產生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食管裂孔疝會越來越大,甚至使食管縮短,進一步加重反流症狀。而食管裂孔疝導致的胃食管反流是一種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治癒的疾病,手術越早,效果越好。

其次,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要明確食道括約肌功能,即進行食管測壓和24 小時 PH 監測。通過這項檢查,能夠篩查出食管括約肌閥門功能明顯缺陷並伴有明顯酸反流的病人。這些情況說明病人的括約肌屏障功能已失效,基本不能阻止胃液反流。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抑制胃酸,也不能有效改善反流的症狀,唯有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胃食管交界處人工建立一個「圍脖」, 患者才有機會改善症狀。

最後,還有一些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或者停藥後症狀很快復發,或者因為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無法堅持內科治療。這些情況或均可手術治療,使很多病人脫離長期困擾的藥罐子。

總之,胃食管反流並非只有內科治療一條途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有些特殊情況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據檢查結果做出內科治療還是外科手術的判斷,有助於在病程早期糾正病因,避免陷入病情遷延的惡性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dlS0GwBJleJMoPMJp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