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島
大麥島村位於青島市東南部的浮山腳下,依山面水,景色優美。該村占地260多公頃,東與徐家麥島毗鄰,西至燕兒島東坡根,北與丁家莊接壤,南與大海相連。大麥島村始建於明初,因村邊墨水河入海處有個小島,潮漲島陸相隔,潮落相通,土質黝黑,故名"墨島"。清朝末年演化為大麥島,屬即墨縣仁化鄉管轄。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麥島
21世紀初的大麥島
21世紀初的大麥島村委
21世紀初的大麥島社區村內集市
21世紀初的大麥島海鮮美食街
21世紀初的大麥島胡同、商鋪
王家麥島
明永樂年間,王氏先祖從雲南遷麥島附近立村,故名。解放初期隸屬青島浮山區,1951年隸屬嶗山辦事處浮山區,1954年劃歸市南區,1956年劃歸嶗山區之嶗西區,後又歸屬李村區浮西鄉、午山鄉等,1958年歸屬中韓人民公社,1984年隸屬中韓鎮。現為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所轄社區。
原王家麥島社區村南面貌
原王家麥島社區王氏祖廟
原王家麥島社區照壁
原王家麥島社區老井
王家麥島社區原村南海灣
原王家麥島社區居委會
徐家麥島
徐家麥島位於浮山前,東連王家麥島,西靠大麥島,南臨黃海,香港路、東海路貫社區而過。明朝中葉,徐氏從山西小雲南遷至麥島附近立村,現有徐、張、李、王、孟等姓氏。1978年以前,社區比較貧窮落後,村民們多靠下海捕魚、上山採石、種田為生。改革開放後,隨著青島市城市東擴,這裡的土地許多被徵用,成為青島市沿海的黃金地段。
徐家麥島村舊貌(2004年攝)
徐氏家廟(2004年攝)
徐家麥島社區委員會(2004年攝)
徐家麥島村海濱(2004年攝)
徐家麥島村南海灣(2004年攝)
徐家麥島村的漁船(2004年攝)
徐家麥島穿村路
石老人
石老人村位於青島市東部、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依溫石山和大佛山,南臨黃海,西與王家村相鄰,東與沙子口街道的姜哥莊村接壤,現隸屬青島嶗山區金家嶺街道辦事處,已完成村莊改造。因村南海邊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中的海蝕柱景觀而得名。
「石老人」和漁港(2004年攝)
進港的漁船(2004年攝)
20世紀70年代建的石老人村漁業隊舊房(2004年攝)
石老人村北部住宅(2004年攝)
村莊胡同補網的婦女(2004年攝)
2004年6月前使用的石老人村委辦公樓(2004年攝)
石老人小學(2004年攝)
溝崖
溝崖村座落於嶗山支脈——午山支的近旁,氣候溫和,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風景優美,乃天然之勝地。西與李滄區於家下河、李家上流毗鄰,南與沙子口街道北龍口接壤,東至東山頂,北至鴻園界,是北宅街道的南大門。
明永樂九年(1411年)在移民大潮中,臧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裡頭遷居上臧落戶。兄弟二人,其弟來到這裡,因村建在一條溝的北崖上,因地形而得名——溝崖。
溝崖古民居(2003年攝)
溝崖西胡同(村最老的)(2003年攝)
溝崖臧氏祠堂門樓(2003年攝)
溝崖侯氏祠堂門樓(2003年攝)
原村委大院(2003年攝)
溝崖小學(30年代建)(2003年攝)
西韓
西韓村位於中韓街道的西北部,與李滄區、市北區接壤,東隔張村河與中韓村相望,南鄰北村。村西、村北被海爾工業園所環繞,處在308國道、海爾路、保張路交叉的三角地帶,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
西韓村貌
西韓村穿村街道(南北)
西韓村穿村街道(東西)
西韓村30年代住宅
西韓村委
知情樓
西韓小學
大埠東
大埠東村東鄰小埠東村、青島頤中體育場,西鄰市北區浮山後村,銀川路和遼陽東路分別從村前和村後經過。有辛、王、曲、孫、張、李、楊、胡、陳、徐、趙、鄭、宋、祝、毛、官、姜等姓氏,以辛姓人口居多,2004年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現已完成舊村改造。
大埠東舊村貌
原大埠東村進村路
原大埠東村西北胡同(村西北;南北向)
原大埠東村委
原大埠東村慈雲庵所在地
小埠東
小埠東村位於海爾路與遼陽(東)路交錯處,西南鄰大埠東村,東南鄰青島頤中體育場。有王、孫、劉、張、李、周、季、展、曲、朱、徐、高等姓氏,其中王姓約占全村總人口的45%。2003年12月份,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現已完成舊村改造……
小埠東舊村貌
原小埠東村委
小埠東村小北莊(村一角)
小埠東村曾通往山東頭村的主要道路(建海爾路之前)
原小埠東村南大街(東西向)
原小埠東村南北大街
原小埠東村后街(東西向)
小埠東村民住宅(70年代初建)
本組圖文編輯整理自《嶗山史志》公眾號,記錄了嶗山區部分老村莊在舊村改造之前的珍貴影像。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