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賽季打到現在,英格拉姆和Zion都有讓人值得稱道的地方。
英格拉姆過去為湖人效力時的問題是,他很少出手三分球——無論是難度更高的持球投三分,還是難度更低的接球投三分。從結果上看,這對他個人的得分效率(真實命中率)和球隊的進攻效率都著明顯的負面效應。
本賽季換了球隊環境之後,英格拉姆明顯改善了自己的投籃分布。他每36分鐘要出手次三分球6.7次,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9.2%。得益於此,英格拉姆自己的真實命中率創下了職業生涯的新高,他在無球狀態下也能夠帶來更多的牽制力。
與早期的英格拉姆相似的是,Zion現在同樣存在投射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更為嚴重)。但Zion畢竟有著比英格拉姆更好的身體條件,他光是靠著這一點就足以打出極高的攻筐產量,從而維持住自己的效率。
因此,從這些角度出發,英格拉姆和Zion目前在進攻端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籃球僅僅是一項【極個別位置球員不需要承擔防守任務】或者【防守回合可以隨意把人換下去,進攻回合再把人換上來】的運動,那二人目前的整體水準就已經蠻高了。
然而,符合前一條標準的運動是足球,符合後一條標準的運動則是冰球——前中國男籃主帥鄧華德在執教中國男籃期間,就認為當時隊里的某位中鋒應該去打冰球。
所以,英格拉姆和Zion各自在防守端的問題是什麼呢?
英格拉姆在防守端的表面問題是:他現在根本不是鋒線單防大閘。
由於缺乏鋒線資源,鵜鶘過往最為信任的單防球員是後衛體型的霍樂迪,18年季後賽先後單防利拉德和杜蘭特的是他而非隆多。從體型的角度看,英格拉姆帶來了鵜鶘夢寐以求的鋒線球員;從最後的結果看,英格拉姆很少為霍樂迪分擔那部分任務。
前一次與湖人交手時,鵜鶘就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防守對位——為了給場上的英格拉姆減輕單防任務,鵜鶘用霍樂迪主防詹姆斯,甚至在銜接段用哈特去主防了濃眉……
當然,鵜鶘也做過調整,他們最近一次與湖人交手時,英格拉姆就去主防詹姆斯了。雖然英格拉姆單防詹姆斯也尚未取得太好的效果,但用單防詹姆斯去要求每一個鋒線球員也會讓這個標準變高,最重要的事情是:英格拉姆要把這部分責任繼續扛下來。
然而,這種現象依然沒有延續下來。
今天和獨行俠交手時,鵜鶘再次用霍樂迪/哈特/球哥去主防獨行俠的進攻箭頭東契奇,而在開場讓英格拉姆去防守一個難度更低的獨行俠球員(電風扇)。
更為深層次的問題是:英格拉姆的協防也有很大的問題。
按照常理,一個單防任務輕的球員,應該在協防方面起到更多的正面效應,勇士隊後衛庫里正是這方面的一個正面案例。以英格拉姆的體型,他在協防時能夠產生的正面效應應該比庫里這種後衛體型的球員更多。
現實的情況卻是:英格拉姆協防護筐意識並不強,並不能頻繁在最適合的時機出現在護筐位置上;即便是出現在籃下護筐的那些回合里,他也很難起到更好的正面護筐效應——而這是他的模板杜蘭特能夠做好的事情。
籃球場上每個位置的防守任務權重是不同的,英格拉姆這種體型的球員對於協防貢獻太少,只會導致一種結果:在和同位置球員比較防守影響力時,這部分權重會明顯拉低他的排名。
類似的問題,也存在於鵜鶘的另一名鋒線球員Zion身上。Zion的體型更大,這意味著他在防守端承擔的任務應該更高——相應地,Zion在防守端犯的錯比英格拉姆更多。
首先,Zion在防守擋拆時,經常會選擇一些錯誤的位置。
由於要出現在4-5號位上,Zion的對位人是要頻繁充當掩護人角色的。這裡要強調一點:在這種情況下,4-5號位的球員並不是一定要具備換防能力,甚至於5號位球員根本不需要頻繁去換防擋拆手,僅以4-5號位球員執行蹲坑護筐策略來認為他們是「防守弱點」是完全不合適的。
但無論執行什麼策略,4-5號位的球員都應該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進而為後續的自己護筐或者隊友幫忙協防做好準備。Zion的問題就在於,他在防守擋拆時經常選擇一些莫名其妙的位置,然後只能目送對方去籃下得分。從這個角度看,Zion現在還缺少相應的防守技巧。
其次,不防持球側時,Zion的護筐和後續輪轉意識也一般。
當防無球側的球員時,Zion更應該做好隨時去籃下護筐的準備。然而,Zion在這方面的表現更像是:護筐熱情糟糕,他不能及時出現在籃下為隊友補漏。
即便是那些出現在籃下的回合里,Zion的護筐效果也讓人觸目驚心:NBA官網的數據顯示,當Zion出現在籃下6英尺範圍內護筐時,對方的命中率反而因此飆升15.9%,並達到了驚人的77.6%:
另外,今天和獨行俠交手時,還出現過這種情況——隊友(依然是那個後衛體型的霍樂迪)承擔了護筐的任務,而Zion卻絲毫沒有展現出為霍樂迪補位的熱情:
總體而言,Zion的協防熱情非常糟糕,他只有持續展示出下圖中的協防熱情,才能兌現他入行以前的防守天賦:
最後,Zion的退防熱情也相當糟糕。
由於在進攻端多走攻筐路線,Zion在退防時本就會略微吃虧(距離球場另一端更遠)。但以他的運動能力,Zion如果拉緊發條,還是可以儘可能及時歸位的。現實情況是,Zion的退防積極性較低,獨行俠這場拿到了大量快攻中空位接球投或者攻筐的機會,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制約著英格拉姆和Zion防守上限的,不是他們的身體條件,更不是教練的水準,而是他們自身的防守技巧(會不會防守)、防守熱情(願不願意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