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強也有神來之筆?細數CBA賽場的那些特殊對位

2020-01-25     格式化自己

近期,因為春節假期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CBA聯賽進入了一段時間的休賽期。在CBA聯賽正式恢復之前,筆者不妨帶大家一起看看CBA賽場那些有意思的細節。本文將主要介紹一些球隊的防守對位習慣,並試著剖析其中的原因。

一、大陣容該如何做防守對位?

在本月新疆隊對陣吉林隊的比賽中,筆者注意到了一個現象:新疆隊的俞長棟(新疆隊更喜歡把他放在4號位上)去防守吉林隊外援瓊斯(吉林隊的側翼擋拆手)了。

(俞長棟防守瓊斯)

一般而言,當注意到一組比較怪異的對位時,筆者不傾向於立刻下結論,因為一次不太成功的退防就可能引起防守對位的錯亂。

但在仔細觀察了場上的形勢之後,筆者確信:新疆隊在那個時間段,確實是用俞長棟去防守瓊斯的。這裡面更為直接的證據是:當時新疆隊在場上還有兩名4-5號位的球員,而俞長棟是當時新疆隊理論上的3號位球員。

熟悉新疆隊比賽的球迷應該清楚,這已經不是俞長棟第一次出現在3號位的位置上了。

早在去年12月份和北京隊交手時,新疆隊就用俞長棟出任過這個位置——彼時,由於阿不都受傷,新疆隊在3號位上出現了人手短缺的情況,球隊主帥阿的江不得不採取了這種輪換策略。後續的情況是,新疆隊逐漸給了3號位的唐才育更多出場機會,並讓可蘭白克在2-3號位之間搖擺,3號位的輪換危機得以被解決。

而到了此次與吉林隊交鋒時,新疆隊的小外援克拉克因傷無法出戰,新疆隊在1號位上的輪換又出現了人員短缺的情況。因此,新疆隊只能讓西熱力江在1-2號位上搖擺,而可蘭白克就需要在2號位上分擔輪換時間。儘管唐才育在那場比賽里出戰了41分鐘,新疆隊在3號位的輪換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俞長棟再次出現在3號位的輪換上,並且出現過主防瓊斯的情況,主因還是新疆隊的傷病。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北控隊身上。

由於球隊主帥馬布里所認定的3號位輪換球員之一高尚近期保守傷病困擾,球隊一度在場上多嘗試了王少傑+桑尼+湯普森的陣容(一共55.5分鐘):

在這套陣容里,王少傑在場上的定位更像一個3號位。而與新疆隊不同的是,北控在這個時間段內會試著多擺一下聯防,以此來彌補球隊在3號位上的橫移缺陷。當然,在這個小樣本里,北控每百回合依然要丟多達119.1分——請注意,這種樣本的噪音太大,我們不應該對此強行進行解釋。

如果一支CBA球隊的3號位正常進行輪換,那他們的3號位球員在場上應該防誰呢?

二、小前鋒應該防誰?

眾所周知,一些CBA球隊會刻意給自己的後衛外援在防守端減輕單防任務,比如:浙江稠州銀行的鄧蒙,永遠是球隊在場上單防任務最輕的那一個。

而按照多數人的理解,身高、臂展和對抗更為出眾的3號位,其實是更適合去防守對方後衛外援的,比如:山西隊的劉冠岑就在做類似的工作。

但實際情況,卻沒有如此簡單。

情況一:球隊的主力小前鋒單防能力有限

在正常情況下,山東隊會把最重的單防任務交給王汝恆或者張輝或者陳培東,把第二重的單防任務交給哈德森,然後把最輕鬆的單防任務交給李敬宇。本月7日與廣東隊交手時,山東隊基本是讓李敬宇去對位射手王薪凱或者胡明軒(控衛體型)的:

(李敬宇防守胡明軒)

當然,這裡面也有部分因素是:廣東隊體型更為出眾的3號位球員威姆斯沒有出戰,山東可以讓自己的控衛去防守馬尚(上圖左側底角)。

而到了本月18日雙方再次交手時,由於廣東隊外援威姆斯復出,山東隊乾脆改了首發,用單防比李敬宇更好的侯沛佐去防守威姆斯。

(侯沛佐去防馬尚)

山東隊這麼做防守對位,本質上還是教練組對於李敬宇的單防水平持謹慎態度

情況二:球隊的主力小前鋒要去做更多的協防任務

用本隊小前鋒去防守胡明軒的情況,還發生在北京隊身上。

外界可能會因為翟曉川身上有【防守悍將】的標籤,而認定他是主防對方小外援的。但事實上,翟曉川在北京隊很少做類似的事情,他在北京隊的定位是:協防最重要的3-4號位球員。

要發揮出自己的這種協防價值,翟曉川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防守一個【低回合占有率】的球員。而總是在底角扮演定點射手的胡明軒,自然是符合這種標準的。

(翟曉川對著胡明軒,起到相應的協防價值)

當然,如果對方的側翼球員體型足夠大,翟曉川還是會接過相應的任務——廣東隊的威姆斯和遼寧隊的史蒂芬森,都是翟曉川要親自去接管的側翼箭頭人物。

情況三:對手別樣的布陣方式

按照賽季初的輪換習慣,山西隊更傾向於把任駿威放在4號位的輪換上,而把劉冠岑是王非最為信任的3號位球員。

但隨著賽季的深入,劉冠岑的一些傷病讓山西隊的3號位輪換略微有點棘手,邢志強愈發出色的投射表現也讓山西隊在4號位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他們會出任駿威和邢志強同時在場的情況——按照山西隊的輪換習慣和具體的場上職責,任駿威是場上的3號位,而邢志強是場上的空間型4號位。

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山西隊的對手就需要在安排防守對位時更加慎重了。一個更好的方案是:拿自己的3號位去防守山西隊的空間型4號位(邢志強),而讓自己的4號位去防守山西隊的3號位(任駿威)。在和山西隊交手期間,浙江隊就出現過用3號位蘭茲伯格去防守邢志強,而讓4號位朱旭航去防守任駿威的情況:

筆者之所以傾向於這種對位,是因為任駿威的接球投還是非常依賴大空位,這足以讓防守他的4號位球員在協防(尤其是護筐)方面發揮更多的價值——理論上,身高更出眾的4號位球員在護筐方面能夠比3號位起到更多作用。

這種【護筐手對位射術不佳對手】的模式,更應該被各支CBA球隊重視。

三、護筐手應該防誰?

正如我們剛才所提到的,防守方更重要的護筐資源,最好還是去對位進攻方射程更短的球員。

在新疆隊和遼寧隊的最近一次交手之中,筆者就注意到新疆隊非常重視這一點:在4-5號位上,遼寧隊無非就是韓德君、李曉旭和巴斯3人作為主要輪換,而新疆隊的周琦(場上最重要的護筐資源)基本就是去防守射程最短的一名球員。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分成三種情況:

韓德君和李曉旭同時在場,周琦去防韓德君;

韓德君和巴斯同時在場,周琦去防韓德君;

李曉旭和巴斯同時在場,周琦去防李曉旭。

新疆隊這麼做對位,其實質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周琦對位韓德君,破壞劉志軒的突破)

(周琦對位李曉旭,破壞巴斯攻筐)

像韓德君被迫去投一些長兩分這種情況,其實也是新疆隊這種對位方式產生的效果。順便提一句,同曦隊對著遼寧隊時,哈達迪防守韓德君(非聯防回合)也迫使後者去投了一些長兩分。

有意思的是,遼寧隊主帥郭士強也曾經在比賽中授意韓德君去做過類似的選擇。

揭幕戰之中,韓德君開場防守的人並不是易建聯,而是理論上射程更短的任駿飛。理論上,這確實有利於韓德君在協防(尤其是護筐)方面發揮更多的價值。

(任駿飛站籃下,韓德君可以優先護筐)

(任駿飛站45度,韓德君去刷卡協防)

(任駿飛站底角,韓德君優先護筐+收防守籃板)

儘管那場比賽任駿飛的定點回應能力極強,郭士強敢於這麼做對位還是值得肯定的,碰到他任駿飛三分球準星好的夜晚只能【自認運氣不佳】而非【全面否定策略】。

但隨著賽季的深入,任駿飛的三分球水準又開始回落。到此次休賽期來臨之前,任駿飛每36分鐘出手三分球2.4次,三分球命中率28.6%——無論是三分球的出手頻率還是效率,任駿飛都達不到良好級別。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郭士強在防守對位方面做的【神來之筆】看起來也更像是【一時興起】。

當他們遇到北京隊時,郭士強還做出了【用韓德君去防守朱彥西】的決定——對於朱彥西這樣一名優秀的空間型4號位,任何球隊都不應該用自己的中鋒去防守他(除非北京隊直接把朱彥西擺到了5號位上)。

(韓德君防朱彥西,無法兼顧護筐)

球場上的防守對位選擇,其實也算是一門學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VKF3G8BjYh_GJGVUU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