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有一塊「飛地」:在棲霞市地盤上,卻屬海陽市

2020-04-24   網絡醉江南

在山東省的膠東半島有一塊飛地,這塊飛地不算很大,是煙台市範圍內的一個小山村,村子的四周都是棲霞市的地盤,村子本身卻歸海陽市管轄。這個村叫「黑石庵」,在海陽北部,位於榆山腳下。


黑石庵村其實算不上一個獨立的行政自然村,它隸屬於三公里之外的徐家店鎮野夼堡村所轄。從地圖上看,黑石庵村位於海陽棲霞交界的北榆山山後,村子已深入棲霞市境內,周圍隔山與其相鄰的村子也都為棲霞市桃村鎮所轄,村子通過一條兩公里長的蜿蜒山路與204國道相通,交界處便是棲霞市桃村鎮的安東村。也就是說,黑石庵村的人,到自己村(野夼堡村)去辦事,也要跨越兩個縣的地界。


為什麼黑石庵會成為海陽的飛地?這還要從明朝時說起。在古代,村莊之間的邊界是很模糊的,一般適用「地隨人歸」的原則,即地的主人是哪個村的,這裡就算是那個村的地。在明朝天啟年間時,黑石庵村這一片山地(黑石山),是海陽縣(當時還是萊陽的一部分)野夼堡村人於守國祖傳的產業。後來,於守國將這片地捐獻給了附近的一座庵(名字好像叫作賢良庵)。


庵里的居士平時要誦經念佛,雖然有田產,但自己不能耕種,需要僱人。根據推測,這種僱工通常不固定,從天啟年間到後來的幾百年時間裡,換了好幾茬。


大概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附近台上村的一戶張姓人家,遷徙到現在的黑石庵村,成為庵里的僱工。不過,跟以前的人不同,這戶張姓人家此後就一直居住在這裡,即便後來庵不存在了,他們也沒有遷離,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


如今的黑石庵村,大概有20多戶人家,都是當年那位張姓祖先的後代,親緣關係上還沒有完全出五服,算是一大家的人。


(圖文作者牙山農夫,版權屬原作者,侵權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