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上廣深」的大上海,人們都不陌生。上海是以經濟崛起的國際性大都市,但是它崛起背後曾經在山東有一個「後方工業基地」,叫「魯礦」,曾被稱為「小上海」,如今卻鮮為人知。
魯礦是魯中礦業有限公司的簡稱。1970年由上海主導,聯合國家冶金部和山東省在萊蕪組建張家窪工程指揮部,開發華東地區最大的鐵礦---山東萊蕪張家窪鐵礦。
魯礦距離京滬高速約5公里,濟青南線從礦區穿過,礦區鐵路專線和京滬鐵路相接。如今在萊蕪有張家窪、小官莊、港里三個鐵礦床。
魯礦距離上海700多公里,建立初期一大批上海職工就遠離家鄉,紮根異地,幾十年來揮灑青春,為上海和萊蕪兩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魯礦有職工6700多人,礦區幼兒園、中小學校、醫院等一應俱全。教育、醫療等歸上海市管理,企業子弟學校的教務關係隸屬於楊浦區教育局,職工子弟參加上海市的中考、高考。
(文、圖版權屬原作者,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