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到一年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經過內部自查,宣布公司營運長(COO)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
而此次事件的「吹哨人」又是中國概念股的「老朋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兩個月前,渾水公布了一份曝光瑞幸誇大銷售額等嚴重違規行為的報告。
1492個調查員,25000多張銷售小票,10000小時門店錄像……就是這樣近乎刻板、笨拙的調研,也沒有什麼更高超的技巧和手段,不知道讓多少中資公司聲名狼藉、一蹶不振。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的《水大魚大,激盪十年》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記載:
2012年是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IPO數量最少的一年,有長達8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一家公司獲准上市。在嚴厲的審查和渾水式的做空下,因財務造假而被停牌和退市的中概股達60家之多,依然掛牌的80多家中概股股價在過去一年中蒸發了一半的市值。
8年前的那一幕又一幕,如今在瑞幸身上再次重演。
渾水成立的目的,是抓住那些試圖渾水摸魚的中概股公司。創始人卡爾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做空中概股,讓人想起多年前在國內以打假為收入來源的王海。
原本以為這樣的另類監督能遏製造假,可惜,擋不住鋌而走險的資本「運作」。
改革開放40多年,從1978年開始的公派留學至今,累計五六百萬中國人接受了系統的西方教育,學了半天,核心內容只有兩個字:規矩。
看似自由的社會,都被約束在規矩套子裡,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僅此而已。
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讓老外教我們守規矩,聽起來很讓中國人懵圈!我們的規矩還少嗎?
可是,越是海外上市這樣的大事,不守規矩的幾率竟然越高,開國際玩笑的可能性越大。看得出來,咱們守規矩是有選擇的,有傾向性的。
如此龐大的留學群體回到國內,對國內影響有多大呢?感覺沒多大。
回來了,就要更好地「順應」國內市場的規矩,這也是留學的收穫吧。
在美國上市就是為拿到美國股民的錢,結果導向,不講過程。這就是規矩。
留學的收穫與制度慣性、文化慣性相比,還是很微弱,習慣也是需要有環境的。
涉及美國上市的操作,還得按美國規矩辦,這個習慣按說不應該有障礙,這也是「順應」。
承認「不守規矩」是第一步,承受「不守規矩」的懲罰是第二步。而有多少中概股要承擔習慣造假惡名的壓力呢?
中國留學生在東西方文化夾縫中的定力和適應力顯得矛盾重重、無法調和。
其實,這種違和感恰恰是留學的價值、留學生的賣點,他們充當文化砥礪的介質是環境造就的,也是兩種文化的共同選擇。
中國留學生沒有這種違和感反而有些異樣,好比英語水平在回國後的迅速退化,直至完全看不出來曾經留過學。
完全退回原有的文化窠臼,無力充當不同文化間的介質,這是留學失敗最本質的體現!
我詛咒渾水公司倒閉,那時將是中國徹底遵循國際規則的開始。
作者簡介:
老趙(Andrew)國際教育知名觀察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常年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東亞區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特約留學培訓師,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資深教育自媒體人,平台閱讀量超過1億次,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