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英語演講比賽一句話說不出來!那一刻,我看到了遙遠的自己

2019-12-09   趙剛Andrew


女兒是二年級的小學生,大眼睛很漂亮,羞澀、懵懂的眼神中,透出對身邊的世界一股怯生生的專注。

隨我,她的形象思維敏感,畫畫特別投入,筆調幼稚、原始、野生,可以達意、自圓其說;

也隨我,邏輯思維、語言都慢熱,益智數學課布置的「數獨」做不出來,數學題經常讀不懂。

除了字寫得認真、工整,沒看出什麼特殊的天賦、技能,不算機靈會來事兒的那一類,連小隊長也沒評上。7歲看老……

在人人自危的海淀教育圈,「六小強」的「點招」能指望得上嗎?電腦派位的餡餅……

不想讓孩子走我當年死讀書的老路。人到中年,還時不時能聽到老師的咒罵聲,聽話的乖孩子最容易就範,老實巴交的學生最容易學傻。

把一切歸因到自己笨、不努力,這是當年教育的殺威棒。如今在大城市不再時興,班級、年級大排隊的事已經很罕見,針對學習成績而死乞白賴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越來越少。

嚴師仿佛都去了教育不發達地區,把那裡的孩子整得有點傻乎乎的。聽說等成績上去了,當地也就教育發達了。

海淀有些地方也挺嚴,也沒給歸入教育不發達地區,而且聽說絕大多數家長都哭著喊著要求嚴一些。

我開始以為這些家長是與我一樣學傻的那一撥,後來我好幾個沒學傻的同學也是這個想法。

最近,在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中國名校做研究的老師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就是從教育不發達地區被嚴格要求後考上名牌大學的,還留校做研究員,說明腦子沒傻,分得清好賴,而且別人說什麼都不信,就信自己說的。

我開始猶豫了,開始反省:留過學的人容易脫離國情、不識時務,不嚴一些,放任自流,孩子跟得上時代嗎?

對女兒,我也得嚴一些了。學傻了沒關係,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這總會吧?等學傻了、又跟不上形勢,在國內可真混不下去了。

輔導奧數我肯定不行,英語還可以對付。

最近全國中小學英語演講比賽又開始了,二年級也能參加,我給孩子報了名。幫她改寫英語自我介紹,要求背熟,拍了視頻發給組委會,居然過了初賽,進入複賽。

複賽前10天,把比賽要求的英文繪本通讀幾遍,搞幾個模擬測試,等到在線複賽當天,我抽查了幾個問題,女兒都沒有回答上來,問題的順序變了,她也就不會了。

我當時一陣眩暈,又強化了兩個小時的練習。而比賽時,即使是常規的自我介紹部分,女兒也一下子變得磕磕巴巴。

更糟糕的是,老師偏偏問了繪本之外的問題。女兒愣在那兒,大眼睛無神地尋找著我的眼神。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遙遠的自己——

滿手是汗,腦子裡只有「停筆,收卷子」的回聲,心被抓撓得在流血似的,腿失去了知覺,尿意鼎沸……

綿延數十年的應試緊張感再次被激活,我精疲力盡。

女兒此時也像疾風暴雨後的花朵,耷拉下腦袋,默默地承受著那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螢幕另一邊的老師叫停了比賽,結束了。

女兒的眼神失去了光彩,我也在急促的臨界點體驗後悻悻然去了洗手間。

釋放了最後的壓力,我還是決定不再「嚴一些」了。我抱起打蔫的女兒,吹起嬰兒時為她演奏的口哨曲子,女兒習慣地把頭搭在我的肩膀上,這是她最舒適的姿勢。

擁抱女兒,就像擁抱我自己,可惜晚了幾十年。其實我也沒傻,但緊張、焦慮阻滯了原本可以輕鬆、自在的心靈。

「咱們去放鬆一下,吃你喜歡的牛肉飯好嗎?」

「好。我挺喜歡英文繪本的,但不想比賽。」

「行,不比了,咱們每天讀讀這些有趣的故事好不好?」

「好。」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特邀留學培訓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曾長期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