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反應一個地區消費開支的重要決定因素,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活水平的標準。
在消費品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可支配收入較高地區的居民,消費的需求增多、消費能力提升、消費慾望增強,而更多的消費支出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反之,一個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物價穩定甚至商品價格高企的消費環境下,居民的消費需求、能力和慾望都會被減少、衰退和下降。
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具體到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2359元和16021元。
截止到2020年8月,我國商品房銷售均價超過萬元/平米的城市已經達到了72個,如果當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遠高或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那麼房價較高說明收入與支出相趨同,但如果當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甚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房價卻在全國城市中遙遙領先,那就不得不引起警惕和反思。
通過上述統計我們發現,包括石家莊(29335元)、大理、南寧(28929元)、漳州(29474元)、重慶(28920元)、寧德(26972元)、拉薩、龍岩(28737元)、徐州(29736元)、秦皇島(26916元)、連雲港(28094元)、滄州(25421元)、汕頭(26613元)、泰安(29690元)、長春、湛江(23320.4元)和西寧(28189元)在內的17個城市,截止到2020年8月的上新房銷售價格均已突破萬元/平米,然而這17個城市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不僅包括重慶這樣的直轄市,還包括石家莊、南寧、拉薩、長春和西寧這樣的省會城市。
重慶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環境(下轄區縣和人口眾多且分散),從而拉低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主城區人均可支配收入約40722元);而位於我國西北、東北和西南的省會城市,是所在省份的主要人口集聚區,從而造成了房價破萬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口持續流入及供銷比失衡。
但上述部分地級市的高房價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例如截止到2019年底,福建三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8702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42元,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然而截止到2020年8月,三明市的商品房銷售均價已經突破萬元,達到10089元/㎡。
實際上過去三年以來,三明市的戶籍人口非但沒有增長,還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2019年戶籍人口288.5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不過常住人口方面過去三年增長了約4萬人,在棚改貨幣化+不限購的雙重影響下,造就了三明市常住人口小幅增長以及房價上漲。
這一點也得到了三明當地人的證實,網友Mr馬反應:前兩年拆遷和征地政策好,很多郊區、縣城都富裕起來了,真正窮的是在市區里工作的。
三明市區內各版塊的房價也有較大差別,例如列東、貴溪洋板塊的房價早已破萬元,而白沙、富興堡等板塊的房價還維持在七八千元左右。
而在上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地級市中,大理以13680元/㎡的商品房價格位列全國第39位,高於其他同水平收入地級市,甚至不斷逼近省會昆明市(14231元/㎡),然而大理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6982元,低於省會昆明(46289元)近11000元,同時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大理市近年來人口並沒有出現明顯增長,2017-2019年戶籍人口僅增長2.7萬人,去除人口自然增長率可忽略不計。
造成大理房價攀升的因素其實與三明市相類似,在棚改貨幣化的影響下,造就了當地城鎮化水平發展,同時大理被很多投資者看作是內地版的三亞,一年四季中沒有寒冬、沒有酷暑,空氣品質常年位列全國前列,在不限購的市場環境下,大理成為諸多旅居、養老、投資者的首選,再有大理境內保護區域較廣,可供開發房地產的土地受限,也成為其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不過相反也有部分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當地的房價卻控制得比較合理。
例如省會長沙市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55211元(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2359元),但是當地房價卻只有11111元/㎡,位列全國第62位。長沙市房價低的原因在於當地執行嚴格、細緻的限購政策(例如除本地2套外地1套以外,還禁止企業購房,限制離婚後2年內購房,限制新購房上市交易期限等等),同時提供充足的土地供應,無論是從土地源頭還是銷售過程中以及銷售之後都做到了嚴格把控和限制。
還有如浙江省紹興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3839元,位列全國第12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達到63935元,但是當地房價卻只有13691元/㎡,位列全國第38位。
紹興位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省會杭州市,東連寧波市,2019年紹興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63935元,這一數據與寧波市(64886元)和杭州市(66068元)相差無幾;然而房價方面杭州和寧波則早已突破了3萬元和2萬元。
紹興市商品房價格保持穩定的原因也在於購買需求的相對溫和,過去三年來紹興市常住人口保持每年約2萬人的增長幅度,隨著杭州和寧波近年來對於人口落戶條件的不斷放寬,省內更多的流動人口也隨即向這兩個城市流動,紹興市位於杭州與寧波之間,在保持同等收入水平的前提下,也伴隨著本地人向上述兩個城市轉移和置業。
實際上浙江全省各地級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非常高,例如浙江省嘉興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1615元,位列全國第16位,房價14646元/㎡;舟山市53568元,全國第14位,房價15056元/㎡。
在全國城市房價收入比最出入的應該是三亞,雖然2019年三亞亞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130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9308元,仍舊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截止到2020年8月三亞市房價已經達到了36120元/㎡,位列全國第6位。如此收入和房價的懸殊比,也引來了海南省的全域限購,在我國所有省份中唯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