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政策大變?行業炸開了鍋

2019-07-21     證券市場快報

原創: 謝韜

以下是香橙會氫燃料電池周報及點評(7月15-7月21日)。本周重要事件,是工信部燃料電池補貼新政。有媒體報道稱,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不是補貼到整車廠,而而是考慮補貼生產核心部件的廠家。這是一個爆炸性的事件。

一、政策動態

1、工信部正聯合其他部委,醞釀燃料電池補貼新政

據報道,相關補貼思路並不像之前那樣補貼到整車廠,而是考慮補貼生產核心部件的廠家,尤其是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將獲得更有力度的政策支持。氫能屬於政策主導型行業,政策對於產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引作用。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從最終產品整車廠進行補貼向核心技術企業轉變,無疑在補貼過程中的工作量會增加,但是針對產業鏈超長的燃料電池汽車來說,補對需要補的企業肯定有利於產業的更健康的發展,建議關注雙極板、膜電極、空壓機、閥門等具有核心技術能力的企業。

2、上海市徵求加氫站臨時經營許可管理意見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近日下發了關於《徵求上海市汽車加氫站臨時經營許可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反饋意見的函,為進一步規範上海市地區加氫站建設運營徵詢意見。

該意見稿主要涉及上海市域內汽車加氫站的經營、受理、審查批准、證件核發及相關監督管理等細節。文中顯示未來加氫站需要去多申請一個臨時燃氣經營許可證。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上海市目前有兩座加氫站在運營,有加氫站投資運營企業已經進行了意見反饋,本文件的發布說明上海市加氫站的建設和我們此前預判的一致,落實工作到位,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產業動態

1、國家發改委:支持各類主體投資儲能,統籌規劃氫能開發布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16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出席發布會。孟瑋表示,對煤炭領域,在鞏固去產能成果的同時,要有序釋放優質先進產能。與此同時,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轉型發展,支持各類主體按照市場化原則投資建設儲能系統,統籌規劃氫能開發布局。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雖然這種發聲已經在今年多次出現,但行業認為這是國家發改委對發展氫能的首次「官宣」。

2、工信部322批產品目錄發布,14款燃料電池產品位列其中

工信部7月17日公示了申報第32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產品,燃料電池產品共計有9戶企業14個型號,其中包括11款燃料電池客車、2款燃料電池車底盤、1款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系統配套方面,億華通以配套3款產品領先,上海重塑、武漢眾宇、大洋電機配套2款產品緊隨其後,福州市雪人新能源、愛德曼氫能源、深圳市氫藍時代、深圳氫時代新能源則是配套1款產品。

3、首個燃料電池系統工廠設計規範立項

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主辦的《燃料電池系統工廠設計規範》首次研討會在武漢圓滿落幕。該規範下一步將啟動編寫工作,這是中國第一個有關燃料電池工廠設計的規範,目前已經通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立項批覆。本規範適用於新建、改建、擴建燃料電池系統工廠工程設計,將由汽車行業專業設計院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彙集科研機構、企業、高校、檢測單位聯合編制。

香橙會研究院:對這個規範期待能看到更多更新的內容,將最新的理念加入其中。因為這可能會成為我們後期燃料電池系統工廠建設一個理論基礎。

4、川商氫能產業基金成立,規模暫定為30億元

該基金是在成都舉行的川商氫能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成立的,由川商基金聯合四川能投等相關新能源類川企發起,規模暫定為30億元。將通過聯合投資、產業整合等多種方式,加大氫能產業布局,助推一批川商完善拓展能源產業鏈條,推動氫能產業在四川加速發展。

香橙會點評:氫能產業,燃料電池應用方面,單品太貴,系統集成商在流動資金方面有很多掣肘,核心部件方面都需要很大的研發投入,所謂「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三、公司動態

1、中車落子張家港,蘇州中車氫能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揭牌

中車集團將與張家港開展全面廣泛的投資合作,設立蘇州中車氫能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在張家港建設氫能源產業基地。

該生產基地將坐落於保稅區環保新材料產業園,主要依託中車氫能軌道交通、鐵路客貨機車、電動大中型客車、重卡、物流車及新能源發電儲能等應用場景為基礎,以氫能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集成為平台,研發和生產各類動力系統集成及電控、熱控、供氫系統等核心輔機,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集成,燃料電池膜電極、雙極板等核心部件,以及動力系統新應用,新型氫氣儲運技術等氫能源技術與產品。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中車在氫能領域不是第一次發聲,也不是第一次有所動作,但這次和張家港建設氫能源產業基地的動作不可謂不大,相信未來中車不論在資本端或者產業端都會在氫能領域做出更多的投入。

2、美錦能源1.8億元增資國鴻氫能

美錦能源7月16日公告,經董事會審議,以自有資金投前估值人民幣18億元增資國鴻氫能1.8億元,並於董事會結束後與國鴻氫能簽署了《關於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國鴻氫能9.09%的股權。國鴻氫能原股東均同意就此次增資放棄優先認購權。

3、科融環境工商變更,增加氫能源領域內技術研發等

科融環境(300152)7月16日發布《關於變更公司名稱暨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公司名稱將正式變更為「雄安科融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本次公司發布完成工商變更公告顯示,科融環境的經營範圍增加了氫能源領域內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服務。證券日報消息,科融環境已經調研走訪了多家製造氫能、儲存氫能、氫燃料電池製造商和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供給商的項目企業,公司計劃將其中優質的項目引入徐州,致力於打造氫能完整產業鏈。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介入氫能或者燃料電池行業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我們更加關注有一定轉型基礎的企業。從無到有有個過程,且行且珍惜。

4、捷氫科技搭載系統PROME P240和儲氫系統HSS 35依維柯試裝下線

捷氫科技7月15日官微消息:捷氫科技搭載於依維柯歐勝的燃料電池系統PROME P240和儲氫系統HSS 35成功試裝下線。依維柯歐勝項目,是基於南京依維柯歐勝平台,打造一款燃料電池廂式物流車。這也是南京依維柯首次將燃料電池應用於新能源物流車車型。其中,以捷氫科技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系統PROME P240和儲氫系統HSS 35作為核心動力源,使該車型的續駛里程超過400km,可實現-25℃的低溫環境下實現正常、穩定的啟動。其中PROME P240系統輸出功率為40kW。

香橙會研究院點評:作為國內技術能力和研發投入都明顯高出其他對手的一家主機廠氫能源子公司,任何一舉一動都值得注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e6DGGwBmyVoG_1Zcs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