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不該被罵,但鄧超該清醒了

2019-07-22     文小咖

眾所周知,七月是「國產電影保護月」,放在往年,影迷們恨不得住在電影院。

可諷刺的是,今年的七月份,並沒有多少國產片可以看,唯一亮眼的就是鄧超導演新作《銀河補習班》

鄧超一做導演,就怪嚇人的。

畢竟之前的《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雖然票房都在6.5億左右,但質量……實在都不敢恭維。

這次的《銀河補習班》,他拿出了什麼成績呢?

不說別的,演員鄧超和導演鄧超兩個身份,就足以穿起這部電影的所有評價。

一,演員鄧超。

2003年,《少年天子》里順治皇帝一角,讓觀眾記住了鄧超。

雖然貴為天子,第一次正經談戀愛時還會露出緊張、嬌羞的神態。

烏雲珠在自己懷裡死去時,眼神里那種絕望和痛苦,讓人不禁心下悲戚。

年紀輕輕的鄧超,在和潘虹這樣的老戲骨、郝蕾這樣的天才演員同台飆戲時,不但沒有被她們的光芒淹沒,反而僅用眼神的變化就道盡了開國皇帝順治一生的艱辛。

接下來和「娘娘」(孫儷)合作的兩部戲——《甜蜜蜜》《幸福像花兒一樣》,讓他真正地名聲大噪。

P.S.《甜蜜蜜》中,他和孫儷在銀幕上最熱烈最甜蜜的愛情,也延續到了現實生活里。

馮遠征曾經評價鄧超是最具爆發力的演員,或許,換一個詞更好理解:戲瘋子。

在曹保平的《烈日灼心》里,鄧超飾演的是辛小豐,一個莫名被捲入滅門大案的少年,用盡了自己一生來贖罪。

為了扮演好辛小豐,他拒絕了朋友的飯局,連買內褲都會在地攤挑很久,還患上了幽閉恐懼症。

最後那場注射死刑的戲,為了達到最大的真實感,鄧超要求導演真扎,多一次拍攝,手臂上就多一個針眼。

於是我們在鏡頭面前,看到了他無比精湛的演技。

起先因為恐懼,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

在注射結束後,隨著藥效逐漸起作用,瞳孔慢慢放大,呼吸也從急促轉為微弱再到無。

再到老謀子的《影》,鄧超分飾兩角,子虞與境州。

這兩個角色除了相貌相似,其他無論是身形還是性格都大相逕庭。

前者骨瘦如柴、形容枯槁、老謀深算;後者清秀挺拔、英姿颯爽、純良質樸。

為了拿捏好兩者的精髓,鄧超花了3個月增重20斤,後又在2個月內急速減重40斤。

從影十幾年來,兩岸三地的重要獎項都有過鄧超的名字,這是一個好演員,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二,導演鄧超。

演員快走到頂了,不願意閒著的鄧超開始想拍電影了。

鄧超做導演,身邊離不了一個俞白眉。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這兩個人會「搞」到一起?

先介紹下俞白眉。

他是國內資深編劇,情景喜劇專家。

主要作品有《西安虎家》《東北一家人》《無敵三腳貓》《房前屋後》《網蟲日記》等。甚至連一代神片《武林外傳》中,編劇一欄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俞白眉和鄧超的第一次合作是2009年的話劇《翠花》,這是「白眉工作室」的作品,鄧超穿女裝反串的那張照片就出自於此。

俞白眉在一次訪談中,形容過第一次見到鄧超時的心理:「我那樣看他的感受,應該就像西門慶從那個樓下過被杆砸了。

噫,知識分子講起情話來真是肉麻得一匹(娘娘我真不是故意的)。

2013年,情投意合的兩人就一起創辦了一家影視公司「橙子映像」。

《分手大師》《惡棍天使》《乘風破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作品都是該家公司與光線聯合出品的。

這不,今年又出了《銀河補習班》。

截止到18號正式上映,這部電影的累計票房已經拿到了1.38億,預測票房是18.18億。在雲波詭譎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評分方面,貓眼是9.4分,豆瓣是6.3分,相差3.1分。這說明,大眾和資深影迷又出現了分歧。

原因一般只有一個:電影夠熱鬧,但不夠好。

劇情上,《銀河補習班》講述的故事很簡單。

上世紀90年代,父親馬皓文是一位高級建築工程師,受人尊敬。後來他設計的大橋塌了,為了替單位背黑鍋,他鋃鐺入獄,一進去就是七年。

在這七年中,兒子馬飛從小不點長成了一個考試回回倒數的初中生。

所以出獄後,馬皓文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用自己的愛和思想來陪伴兒子。最終馬飛逆襲成了一名優秀的太空人。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影片服化道做得非常精緻,讓人一看:呦,的確是費心了。

為了拍出30年的時代變遷,劇組對片中大到路邊建築、靠在路邊的自行車、小店招牌,小到一個青蛙玩具都精益求精。

例如開頭那個亞運會的場景,橫幅、彩旗、花環、身著熊貓服的啦啦隊小朋友們……

據說,僅僅這一處,就用了1000多套款式各異的服裝。

再比如那個1998年抗洪救災的場景,洪水、沙袋、橫幅、訓練有素的救援官兵、慌亂撤退的群眾……

這波回憶殺可以說很強悍了。

再加上各種懷舊流行金曲串燒,那就是兩個字:熱鬧。

不過這是熱鬧的第一層,第二層則來自於片中那些精心設置的笑點和淚點。

主要集中在「父愛」上。

作為一個父親,馬皓文身上有著各種能感動觀眾的性格特徵。

他,愛得深沉。

沒錢的時候,賣血也要滿足兒子的願望。連吃的饅頭,兒子的那份是新蒸的,自己吃的是已經被反覆加熱過的。

他,內心敏感。

被兒子奉為「名不副實」的英雄時,會偷偷將臉埋在毛巾里痛哭。

他,窮困落魄。

被人羞辱時,會躲起來用力捶打自己。

看到這些,相信每一個當過父親,當過子女的人,都會有所觸動。

除了塑造一個「傳統」的父親之外,鄧超和俞白眉還想把一些不同於「中國式父親」的特質放在馬皓文身上,以此來批判應試教育。

他不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不會把孩子關著死讀書,不會放棄孩子,總是從始至終地信任孩子,也從來不吝嗇自己的誇獎。

總之,影片有春風化雨般的父愛,對應試教育的抨擊,熱血沸騰的航天「中國夢」片段,主配角們出色的表演,精心製作的服道化,看起來熱鬧又得勁。

這也是普通觀眾喜聞樂見的原因,但成也如此,敗也如此。

《銀河補習班》所有的東西加在一起,過於刻意、生硬。

第一,劇本硬傷。

片子野心太大,主題太多,結果哪一個都沒有講好:父愛、教育、時代變遷、中國夢……

就拿教育來說,電影的確批判了應試教育,讓人爽了一小把。

但是,它給出的東西老生常談,毫無新意。

什麼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什麼不能用分數衡量一個學生……這些,誰不知道啊?

第二,缺乏審美。

《銀河補習班》仿佛一個到處摘抄引用的學生習作,學的是近年來票房10億+的創作經驗。

比如《我不是藥神》中小人物的笑與淚、《乘風破浪》的時代懷舊主題、《戰狼2》從個人到國家的高度……

可惜,學成了個四不像。

比如,《銀河補習班》的時代感,沒有深入到劇情,純粹依靠懷舊向服道化和金曲串燒。

這是最表層的表達。

什麼是深度表達?陳凱歌在短片《百花深處》里,用兩句台詞就營造出了城市時代變遷。

「爸爸,我電腦呢?」

「越是老北京就越是會迷路。」

這是一個僅僅10分鐘的短片,而《銀河補習班》花了143分鐘也沒拾掇清楚,高下立見。

不過也不用一錘子砸死。

相比於《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這兩部已經被釘到恥辱柱上的「喜劇片」,《銀河補習班》好太多了。

可以明顯看出,鄧超在進步,態度愈來愈端正,不斷聽取各路罵聲,及時調整自己。

退出「跑男團」,可能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4年,已經35歲的鄧超加入《奔跑吧,兄弟》這檔綜藝節目。許多網友看後吐槽他在「跑男」之後「跑廢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演技精湛的演員鄧超了。

可現實是,鄧超憑藉《跑男》贏得了極大的國民度,逗比人設自此也建立了起來。

身價更是一翻再翻,躋身國內一線男星之列。

等到節目越來越尷尬無聊的時候,他及時選擇了退出,抽身去打磨演技和研究怎麼當導演。

觀眾說讓他「安靜點」,他就退出跑男;觀眾說《分手大師》太三俗,《惡棍天使》立馬雅了不少;觀眾讓他「別拍喜劇片了」,他就換上了嚴肅主題。

就算鄧超沒有導演天賦,但誰還沒個夢想呢?

他想拍電影就繼續拍,端正學習態度,說不定還會繼續進步。

知識分子不喜歡,能給觀眾個樂呵也行。

本文作者 | 枕雲 @文化咖孵化工場成員​

​本文由文化咖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投稿或合作事宜,請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e4lGGwBmyVoG_1Za0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