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就能"返老還童"?迄今只是人類的美好願望

2019-09-13     科學加

近日,一項臨床研究顯示人類年齡可以逆增長。但目前研究沒有對照組,也不具可重複性,人類對抗衰老的路途依然道阻且長。

撰文/張田勘(專欄作家)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近日,《衰老細胞》(Aging Cel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令人振奮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三種藥物聯合服用可以逆轉顯示生理年齡的表觀遺傳時鐘。此後,《自然》(Nature)雜誌也在通訊欄目發表了介紹這一發現的文章。對此,有人解讀,人類"返老還童"或延長壽命的扳機已經扣下。

儘管延年益壽和返老還童是大多數人的意願,還有人希望向天再借500年,但迄今為止,這類想法都只是想像,無論是美好願望,還是根本上就是囈語。不過,看看這項研究或許人類能得到一些關於生命長短與疾病的啟示。

美國洛杉磯的Intervene Immune公司聯合創始人、免疫學家格雷格·法伊(Gregory Fahy)等人招募了9名年齡在51-65歲的白人男性志願者,在一年內服用了3種常用藥物——生長激素和兩種抗糖尿病藥物,脫氫表雄酮(DHEA)和二甲雙胍。一年後,對9名志願者的基因組表觀遺傳標記檢測表明,他們的平均生理年齡減少了2.5歲,免疫系統也有恢復活力的跡象。



被譽為"神藥"的二甲雙胍已被探索出的功能和機制多的令人眼花繚亂。(圖片來自網絡)

讓生理年齡延緩這個結果應該是該項研究的意外所得,因為研究原本設計為胸腺再生、免疫重建和胰島素減輕(TRIIM)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生長激素能不能逆轉胸腺功能。胸腺是人的一個重要免疫器官,淋巴細胞在骨髓內產生後,需要在胸腺內才能成熟並轉化為T淋巴細胞,後者可以抗禦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清除癌變的細胞。

但是,以前的研究表明,儘管生長激素會刺激胸腺再生,也會誘發糖尿病,因此在試驗時加進了抗糖尿病的藥物脫氫表雄酮和二甲雙胍進行預防。研究期間和結束後,顯示了多種良好結果。

一是在治療期間採集被試驗者的血液樣本,檢測表明所有志願者的血細胞計數都恢復了活力。二是採用磁共振成像(MRI)確認研究開始和結束時胸腺的組成情況,有7人胸腺內累積的脂肪已經被再生的胸腺組織所取代(青春期後,胸腺就開始逐漸萎縮並被脂肪細胞填充,免疫功能也開始減弱)。三是,在試驗結束6個月後,其中6名提供了最終血液樣本的參與者仍然表現出持續的效果。

不過,最大的效果是,表觀遺傳標記檢測發現,志願者的平均生理年齡減少了2.5歲。

其實,這個結果只是提示,這三種藥物有可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以及可能延緩衰老,但是,這一研究存在問題,並有多種解讀。

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這個研究並沒有遵循隨機雙盲對照研究(RCT)的標準,因此得出的結果並不可靠。因為,RCT是臨床和藥物研究的金標準。而且,由於研究的樣本太少,只有9人,結果的可信度也值得懷疑。此外,此項研究即便提示這三種藥物可以延緩衰老,但是,這是三種藥物協同作用的結果,還是相互拮抗的結果,難以有明確的結論。如果是三種藥物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未來是否要同時服用這三種藥物才能延緩衰老。

不過,本質的問題還在於,該研究是否能被重複。可重複研究就是對於一種研究得出的結果在相同和相似的條件下進行再次研究,看看能否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果。如果得出的結果是相同或相似的,則可以證明原先的研究結果是可信的,或者是可信度較高的,反之則不可信。

理論上,任何成功的科學實驗結果都應該可以在不同的研究主體間重複檢驗(供圖 視覺中國)

由於沒有對照組,法伊團隊的吃三種藥可以延緩衰老的結果很有可能難以重複,這在醫學研究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其實,從《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評介文章的標題看,也指的是一種非常不確定的結果:First hint that body's 'biological age' can be reversd,其中的hint的意思就是暗示,並非明示和確認。因為研究既沒有對照組,而且現在還缺少可重複性研究的驗證。

從可重複性研究來看,已經有一些研究提出,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的結論至少有一半是不可重複和檢驗的,這些雜誌包括最具權威性的CNPS,即《細胞》(Cell)、《自然》(Nature)、《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和《科學》(Science)。

拜爾醫學的研究人員曾對23位科學家(實驗室主任)領導的研究小組在CNPS上發表的67個實驗項目的數據進行過重複性研究,在得出結果後再與已經發表的67個項目的結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在67個項目中,僅有21%的項目(14個)實驗數據(拜爾醫學研究人員獲得的數據)與文獻數據(已發表的實驗數據)一致;高達65%的項目(43個)數據不能重複;另有7%的項目(5個)能重複主要數據,4%的項目(3個)可重複部分數據。

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很多醫藥和癌症藥物的研究結果大約有50%的結果是不可重複的。因此,法伊團隊的研究結果——吃生長激素、脫氫表雄酮和二甲雙胍能讓人"返老還童"只能說是一種可能的初步結果,需要可重複性研究來驗評。在沒有取得大樣本和隨機雙盲對照的可重複性研究的驗證之前,並不能認定吃這三種藥就可以讓人延年益壽。

當然,法伊團隊的研究也提供了一個線索,某些藥物或食物可能有"延年益壽"的效果,但是,這需要用更多的研究來證實,不能由一次研究,而且是設計並不符合科學原則(對照研究)的研究就能得出確切結論。

參考文獻:

1.《Nature》 首次披露返老還童"神藥",2019年09月09日,鈦媒體

https://tech.sina.com.cn/it/2019-09-09/doc-iicezueu4642666.shtml

2.Gregory M. Fahy Robert T. Brooke James P. Watson Zinaida Good Shreyas S. Vasanawala Holden Maecker Michael D. Leipold David T. S. Lin Michael S. Kobor Steve Horvath, Reversal of epigenetic aging and immunosenescent trends in humans,Aging Cell,08 September 2019 https://doi.org/10.1111/acel.13028

3.First hint that body's 'biological age' can be reversed, 05 SEPTEMBER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38-w

4.CNPS頂級學術期刊論文的實驗數據50%不能重現 ,2014年7月10日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54776.html

5.Prinz F, Schlange T, Asadullah K. Believe it or not: how much can we rely on published data on potential drug target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11 Aug 31;10(9):712. doi: 10.1038/nrd3439-c1.

6.《自然》:癌症基礎研究被指大多不可靠,2012-4-5,科學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8372-555519.html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7yNPm0BJleJMoPMSX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