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紮根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眼中釘肉中刺,中東沒有不反以色列的國家,只是因為美國的關係和現實利益,反以的程度輕或重的問題
從以色列建國之日起,這個國家就戰亂不斷,但這個彈丸之地卻能屢次贏得和阿拉伯各國的戰爭,站穩了他們口中的「應許之地」
歷史上曾發生過五次中東戰爭,都和以色列有關,其中第四次中東戰爭對於世界局勢的影響最大
它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史無前例的團結在了一起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大意輕敵的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僅僅過了六天時間,就丟掉了西奈半島的大片土地和重要的戰略要地,戈蘭高地
以色列自豪的將這場重大勝利,稱為「六日戰爭」
因為打了六天就贏了嘛
如圖所示,西奈半島是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重要緩衝區
而戈蘭高地,在東北面,是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重要戰略要地
恐怕連埃及人自己都沒想到,我強大的埃及,居然這麼不堪一擊,才六天,就被猶太人打的潰不成軍
但事實已經鑄成,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埃及人打碎了牙也要往肚裡咽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獲得的「西奈半島」,極大增強了以色列的戰略縱深
控制了西奈半島,那下次埃及再打過來,以色列本土就不會直面威脅
所以以色列非常重視西奈半島的防線建設,不惜斥巨資,也要打造一條牢不可破的戰爭防線
歷史上著名的防線有,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德國的齊格菲防線
那以色列的大將「伊姆·巴列夫將軍」就想效法歷史,也搞一條屬於以色列的防線
不過巴列夫將軍可能沒有多想啊,因為上面那兩條防線,最後都被突破了,結局都很慘
但鑄造軍事防線的主意已經打定,以色列政府的錢也從美國那邊匯來,逐步到位了
防線開始打造
這條「巴列夫防線以總指揮「巴列夫」將軍的名字命名,位置呢就在搶下來的西奈半島的最西邊
西奈半島的最西邊是蘇伊士運河,運河對面就是埃及
等於是這條防線就沿著蘇伊士運河東岸一路建起來
我們可以看下啊,這條防線非常長
沿著蘇伊士運河東岸一路建,從最北面的弗阿德港,一直到最南面的蘇伊士灣,全長175公里
而且他這個防線的設計理念,和過去防線的設計完全不同
以色列人,聰明嘛,因地制宜,按環境變換防線的設計,搞出來後是這樣的
防線呈50度的超級陡坡,你想要爬上來是非常非常難的
而且這防線的材質,用的不是堅固的鋼筋水泥,它用的是沙子,形成沙堤
沙堤的好處是,你炸不壞,要是水泥防堤那炸彈一炸一個坑,一炸一個坑
但如果是沙堤……智慧的巴列夫將軍想,炸彈炸沙子,有的不會爆炸,即便爆炸了,炸出一個沙坑,那上面的沙子也會迅速把這沙坑填滿
你白炸
這就像你再厲害的拳頭,打在棉花上,棉花不受傷害,還會重新彈起來
在經過了多次爆炸實驗後,巴列夫確認,沙堤方案,非常可靠,不管敵人怎麼炸,都沒用
另外巴列夫還在沙堤防線上,布置了許多個核心碉堡
碉堡也都非常厚,足以應付當時威力最大的炮彈
除了碉堡外,相應的反擊也必須有,機槍哨兵肯定是不會少的,機動性強的自行火炮,也為防線增添了保障
另外巴列夫也考慮到了晚上的情況,萬一晚上埃及人偷偷摸過來怎麼辦?
於是他在沙堤上布置了長長的噴油管道,一旦發現埃及人偷渡上岸襲擊
這些噴油管道立刻噴出石油,然後點燃石油,形成一道烈火熊熊的火牆,任何人就別想靠近了
巴列夫(左)
經過多年的打造,巴列夫終於可以驕傲的宣稱,我這條防線可保以色列50年太平
然而50年太長,僅僅過了6年,埃及人就殺回來了,當年你給埃及的「六日恥辱」,埃及過了6年,勢要討回來
薩達特
埃及總統薩達特打電話給敘利亞,約旦,伊拉克等國領袖,秘密商討再搞以色列的計劃
這群人最後決定,在贖罪日,也就是1973年的10月6日,東西兩面夾擊以色列,讓以色列首尾難顧
這日子挑的好,贖罪日是猶太人最神聖的宗教日子,在這一天所有猶太教信徒都禁食,不工作,許多士兵在這天也回家過節
他們脫離塵世,行贖罪禮
以達到內心的潔凈和在上帝面前的潔凈
這是每個猶太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宗教節日,這一天不說以色列是做空城吧,但絕對是以色列一年裡戰備最脆弱的一天
不過在進攻發起前,以色列察覺到了對岸的異動
埃及有大量的部隊正在集結
參謀總長報告情況後,要求對埃及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
畢竟以色列是小國,戰略縱深淺,戰火最好別在以色列的土地上燃起
但國防部長堅決反對先發制人
他說埃及只是在虛張聲勢,因為埃及在1972年和1973年3月,都搞過類似的部隊集結
看起來要打了,可最後都沒打,害的以色列軍隊疲於奔命的到處調派
這回1973年10月,也一樣是虛張聲勢
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吵個不停,他們吵的是軍事問題
而以色列總理則從政治上考慮這個問題
以色列總理,梅厄
以色列總理說,以色列非常依賴美國支援,如果以色列先發制人,先起戰端,那在國際上,在聯合國,完全站不住腳
到時候不會有任何國家支援我們,包括美國
1972年歐洲各國就因為遭到阿拉伯國家禁運石油的威脅,而徹底停止了對向色列提供武器和軍需品
只有美國還肯運武器和石油給以色列
所以一旦以色列挑起戰爭,那美國也開始禁運以色列的話,以色列必定完蛋
這位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女士,真的是個聰明人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美國源源不斷的給以色列提供武器和石油等各種物資的援助
但事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也很明白的告訴了以色列總理
當時,如果是以色列先發制人,挑起戰爭的話,那美國連一根螺絲釘都不會送給以色列
這邊以色列放棄了先發制人的機會,但請別忘了他們還有引以為傲的「巴列夫防線」
巴列夫防線,是猶太人的驕傲
1973年10月6號,埃及30個機場,同時起飛240架飛機,飛過蘇伊士運河,開始對巴列夫防線上的以色列防空網,狂轟濫炸
由於正逢贖罪日,不少戰鬥機飛行員都回家贖罪了,埃及空軍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取得了戰場制空權
制空權一取得後,埃及陸軍就大膽的開始了渡河表演
先是秘密特種部隊,「蛙人」橫渡蘇伊士運河,蛙人部隊爬上岸後,專找埋在沙子裡的石油管道
這些石油管道是用來緊急時刻「噴油放火」用的
特種蛙人將石油管道的出口一個個堵住,讓以色列的「火牆」戰術,毫無用武之地
火牆解決了,那沙牆呢?
可就更簡單了
當時「巴列夫」號稱這條防線牢不可破,再兇猛的炸彈炸在我們沙堤上,都像是重拳打棉花,沒屁用
但誰規定棉花一定要用拳頭打呢?
我用剪刀剪,用水槍澆不行嗎?
埃及將軍在面對以色列「巴列夫防線」時問手下,這沙堤防線我們該怎麼突破?
沒想到話還沒問完,手底下的一個工程小兵跳出來說,用水啊,只要用大功率的水泵,噴射水槍,這傻子防線,不堪一擊
埃及軍方立刻測試了該方法,果然發現只要集中多個大功率噴水槍,朝著一個地方沖,那這個地方的沙堤就會崩潰
於是埃及政府緊急聯絡了英國和德國的供應商,從英國和西德手裡,買來了450台消防用高壓水泵
當時英國人還很奇怪,埃及買這麼多高壓水泵幹什麼?
埃及最近經常著火嗎?
10月6日,巴列夫防線前,大批埃及兩棲登陸車搭載著高壓水泵裝置,直接從蘇伊士運河裡抽水,猛烈沖刷眼前的這堵沙堤
僅僅用了三個小時,整條巴列夫防線上,就衝出了十幾個缺口,大量埃及坦克等裝甲部隊衝破防線,進入西奈半島
巴列夫防線,徹底崩潰
原本埃及估計,進攻「巴列夫防線」至少要付出3萬名軍人的生命
但實際上埃軍只陣亡了208人,損失了20輛坦克和5架飛機
巴列夫防線的重大勝利,讓埃及人激動的跪地,親吻那失而復得的國土
而在埃及人攻陷巴列夫防線的同時,以色列東北面的敘利亞,也用1300輛坦克對陣231輛坦克的絕對優勢,大敗以色列裝甲部隊
以色列東西兩面,腹背受敵,情勢極為惡劣
但以色列全國上下都在過贖罪日,眼看著再贖罪下去就要亡國,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女士,將所有重要官員全都找到自己家的廚房
這群最高國家領導人,就在一間小廚房裡,決定著以色列的生死
但此刻以色列的情勢已極為兇險,最新消息傳來,看到埃及和敘利亞都大獲勝利的消息,一開始還在觀望的約旦和伊拉克,也立刻派出軍隊,從側翼,夾擊以色列
當時的以色列總參謀長,就是那個堅持「先發制人」打埃及的老兄無比悲觀的說
只要埃及軍隊繼續進攻,以目前以色列軍隊的動員情況來看,很難組織起有效反擊
以色列,可能面臨亡國
而此時,即便再緊急致電美國,美國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派出那麼多部隊,來支援你
萬般無奈下,在廚房裡的這群以色列高管們,紛紛跪下,祈禱上帝,能再次眷顧以色列
然而事情就是那麼詭異
以色列最擔心的事,並沒發生
在西奈半島突破了「巴列夫防線」的埃及主力部隊,並沒有繼續朝以色列進軍
而是鬼使神差的停在了那裡,停止了進軍
根據後來的解密資料顯示,埃及主力部隊突然停止進攻,當然不是什麼上帝顯靈,而是因為埃及軍隊的恐懼
當時以色列最大的優勢是空軍,因為贖罪日的關係,飛行員回家贖罪了,才讓埃及在巴列夫防線奪取了制空權
但飛行員贖完罪總會回來吧,埃及非常害怕裝甲部隊的冒然進攻,會成為以色列空軍的靶子
畢竟埃及空軍不是以色列空軍的對手,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空軍留給埃及空軍的恐懼還歷歷在目
這份恐懼感猶如夢魘一般,讓埃及在獲得大優的情況下,止步不前
其實根據當時的情況,以色列的動員能力沒那麼快恢復,飛行員也沒那麼快從各地跑回戰機上
而且以色列北面還有敘利亞的上千輛坦克,那裡也需要空軍協助
所以只要埃及大膽進軍,以色列必亡國
只是被打怕了的埃及人,對以色列空軍已經有了本能的恐懼
所以他們不敢冒然進軍,相反的開始賣力的干一件事情
他開始在蘇伊士運河的西岸,連夜修建防空網,從蘇聯買來的防空雷達,防空飛彈和防空火炮,構築成一道緊密的防空體系網
這樣的話,就算以色列空軍襲來,我埃及也不怕你
而在以色列這邊,見埃及居然占了大優卻按兵不動,真以為是上帝顯靈了,於是他們立刻組織力量,先解決東北邊的敘利亞
十幾萬以色列預備役部隊開始集結,在強大空軍的配合下,大敗敘利亞部隊
以色列軍隊,迅速的跨過了1967年協議所規定的停火線,戰火直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軍事指揮官急得直打電話給埃及
猶太人都打到我首都門口了,你那怎麼還不出兵啊
沒想到埃及將領淡定的說,這是以色列「引誘我出擊」的戰術,他們知道埃及的裝甲部隊沒有空軍保護,所以一直想引誘我們出戰,好利用空中優勢全殲埃及裝甲部隊
埃及人不會上這種愚蠢的當!
埃及已經布好了強大的防空網,只等以色列空軍,自投羅網
敘利亞指揮官聽了,半天講不出一句話,大罵埃及人愚蠢,被以色列打怕了
這邊敘利亞威脅得到了解決,以色列轉手就開始處理埃及了
埃及有強大的防空飛彈在等著以色列,可以色列他又不傻,明知你防空飛彈等著他,他還往上撞?
於是以色列想了另一個辦法
暗度陳倉
以色列必須派出一支突擊部隊,突破埃及的前線防禦部隊,深入敵軍後方,去摧毀那藏在蘇伊士運河對岸的,防空火炮和防空飛彈基地
這是個難度非常大的任務
要知道現在的戰況是,蘇伊士運河兩岸全都被埃及占領了
以色列想要衝到河邊,還要跨過河,去打河對岸的防空飛彈基地
談何容易
以色列裝甲師師長「沙龍」,拿出美國人剛送來的還熱著的間諜衛星照片
沙龍(右)
照片上清楚顯示,在埃及南北軍團中間,有一條寬約400多米的結合部
天賜良機
通過這條結合部,就能到達蘇伊士運河岸邊
10月16日,以色列反擊部隊與埃及軍隊在蘇伊士運河東岸,打的難解難分
與此同時在埃及的伊所姆地區,有一座橫跨蘇伊士運河的浮橋
這座浮橋連接蘇伊士運河兩岸,是埃及軍隊通過和運輸物資的重要橋樑,橋兩側都有軍隊和火炮把守
10月16日下午1點,一支有著20多輛坦克和大批裝甲車的部隊,從前線方向疾馳而來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因為埃及正往東打,怎麼裝甲部隊突然往西走,又回來了呢?
守橋軍官如臨大敵,炮火都已經裝膛了,而當裝甲部隊逐漸靠近時才發現
來的是清一色的蘇制坦克和裝甲車
那不是以色列部隊,因為猶太人用的都是美式裝備
那是埃及自己的部隊
到了跟前,埃及軍官看的更清楚了,裝甲車上的士兵穿著埃及軍服,手持AK47衝鋒鎗,臉上布滿了血跡和灰塵
顯然是剛在前線和猶太人打了場血戰下來的
裝甲車隊在浮橋前停下接受檢查,一個少校軍官從坦克里跳出來,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向守橋士兵說
辛苦了好兄弟,真主保佑你們
士兵馬上敬禮,並回問說,少校閣下,請問你是哪支部隊的
少校說,我們是21裝甲師的,奉命回運河西岸執行重要任務
士兵一聽是21裝甲師的,立刻肅然起敬
這21裝甲師可是埃及的王牌部隊,之前摧毀巴列夫防線,奪回了西奈半島的英雄部隊,就是21裝甲師
那你說守橋士兵,能不尊敬有加嗎?
很快守橋士兵就讓了路,為這支「21裝甲師」放了行
然而,這哪是什麼21裝甲師啊,這是一支由猶太人偽裝成的以色列突擊隊
這些蘇制坦克和軍服武器,都是先前多次和埃及交戰,所繳獲的
現在重新裝扮裝扮,噴上埃及標記,再找個會流利阿拉伯語,且還要是埃及東部口音的人,來充當少校
如此矇混過關
以色列部隊通過浮橋後,迅速朝著運河西岸的防空飛彈基地疾馳
他們的死命令就一個,徹底摧毀埃及的防空陣地,為此就算這支部隊犧牲在西岸,也在所不惜
由於埃及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東岸前線和以色列對峙上,西岸後方守備兵力有限,也根本沒想到猶太人會來這麼招暗度陳倉,騙開守軍大門的招數
只用了一天,以色列裝甲部隊就摧毀了埃及人花費巨資所打造的防空飛彈和防空火炮基地
防空基地被摧毀,埃及等於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以色列空軍立刻升空,奪取戰場制空權,蘇伊士運河的空中走廊被打通
以色列空軍,屠殺式的轟炸埃及地面部隊,迅速擴大優勢
10月23號,在強大空軍的掩護下,以色列軍隊全面反攻,奪回了西奈半島
10月24號,在戰局全面不利的情況下,埃及被迫接受了聯合國的調停
贖罪日戰爭,結束了,以色列再次戰勝了阿拉伯聯軍,又一次的奇恥大辱終於讓阿拉伯國家,罕見的團結在了一起
1973年11月5日,中東所有的石油輸出國組織齊聚到科威特舉行了重要會議
這群首腦和王子們共同決定,提高石油價格,以摧毀西方經濟
他們一上來就決定,先把油價提高70%
隨後他們又同意,從本月開始,每個月減產5%
第四次中東戰爭後,世界迎來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當時西歐、美國、日本用的大量石油都來自中東
隨著石油不斷減產,油價飛速上漲
贖罪日戰爭前,油價只有3美元一桶,到了1974年年初,石油價格來到了每桶12美元
這短短几個月,油價暴漲4倍,這使得西方國家的支出大幅增加,通貨膨脹,經濟一片混亂
但油價再高,你也得買油啊,你不可能說油價高我就不買石油了
而且由於阿拉伯國家罕見的團結一致,在油價快速上漲的同時,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最典型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產油國「沙特」
1971年沙特的石油收入只有14億美元
而石油危機爆發後,沙特的石油收入,超過了1000億美元
如此巨量的財富湧入了沙特,也湧入了中東各個產油國,讓這些原本貧窮的國家,不用經過什麼艱苦努力,光靠著賣油,就過上了土豪般的生活
所以你說這個世界公平嗎?
1973年,看上去以色列打贏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再次狠狠羞辱了阿拉伯世界
但另一面,阿拉伯世界的產油國們,卻因為中東戰爭而緊緊團結起來,製造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從而狠狠的發了一筆橫財
幾年間從一個赤貧的國家,躍升為不愁吃喝,只知享樂的土豪國家了
那你說,這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大贏家,是誰呢?
是以色列?還是阿拉伯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