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房的潛艇大戰:水下的軍備競賽,亞洲各國爭相造潛艇

2020-02-23     谷火平

東亞地區一直都有"怪物房"的稱呼,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雅爾達體系在東亞地區尚且沒有完全瓦解。舉個例子來說,雅爾達體系在歐洲存在的時代是鐵幕高聳,柏林圍牆兩側軍備密度相當驚人的時代,除去美國和蘇聯在兩個德國部署的軍隊之外,即使是東德和西德都擁有相當恐怖的常備軍數量,僅僅1700萬人口的東德常備軍規模就達到了17萬(如今擁有6600萬人口的法國常備軍,數量差不多也是這個數)。

(山東號航母)

1991年蘇聯剛剛解體,中俄重新回到准盟友狀態之後,中俄朝對峙美日韓的場景非常像冷戰剛開始的樣子,即使是冷戰體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復存在之後,東亞地區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戰備水平,一直到今天,不斷裁軍的反倒只有我國。如今我們再把目光投向到歐洲地區,不難發現其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相比於東亞地區簡直是天壤之別,反觀東亞地區,無論是經濟條件好,還是經濟條件差的國家都通過或自行研發或購買的手段加強自己的軍備實力。

(中國潛艇部隊)

而在軍事裝備體系的構建上,最燒錢的毫無疑問是海軍。近十年以來我國海軍的實力以一種讓世界都感到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每年都能做到所謂的"開工一個艦隊下水一個艦隊服役一個艦隊",2009年海軍建軍60周年閱兵的時候我們能拿得出手的船不過是兩條052C驅逐艦、數艘054A護衛艦和071型船塢登陸艦而已,如今已經是擁有雙航母戰鬥群、055大驅、12艘052D、30艘054A的龐大海上武裝力量了。不過說回到"東亞怪物房"的話題,韓國海軍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和日本的"愛宕"級驅逐艦等主力艦艇雖說不能像055一樣引領潮流,但是戰鬥力也是相當強悍的。

(093型攻擊型核潛艇)

除了水面艦艇之外,怪物房的潛艇大戰也正在悄然展開。潛艇自從一戰時期到現在一直是非對稱作戰的王牌武器,二戰時期,德國水面艦艇部隊在集體拉胯的情況之下,他們愣是憑藉大量的U艇將英國海上交通線壓得喘不過氣來。近些年來亞洲的水下軍備競賽已經相當激烈,除了已經坐擁壓倒性優勢的PLAN之外(18艘核潛艇、58艘常規動力潛艇),日本韓國乃至一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國家都十分想要擁有這種提升自身水下作戰力量最迅速、性價比最高的武器。

(蒼龍級潛艇)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北半島擁有71艘潛艇,是整個亞洲除了我們之外潛艇部隊規模最大的國家,然而由於其潛艇的技術水平大多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因此放到現代戰爭條件下,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緊接著就是韓國和日本,韓國海軍目前擁有1艘"島山安昌浩"級、9艘214型AIP潛艇和9艘209級,日本則擁有10艘"蒼龍"級和9艘"親潮"級常規動力潛艇,拋開PLAN是整個亞洲最強的存在。

(《福布斯》網站發布的亞洲主要潛艇部隊實力對比圖)

事實上,中日韓三國在海軍實力對比上已經達到相對平衡,三國之間的競爭反倒不算激烈。真正喜歡瘋狂跳腳的就是印度、越南等三流海軍國家。目前印度方面正在瘋狂開展核潛艇計劃,首款"殲敵者"號核潛艇就要造六艘(就是那個水密艙門忘了關導致設備全被海水泡壞的),作為印度最大對手的巴基斯坦自然也不甘落後,總價值高達50億美元的8艘S-20P常規動力潛艇也足以讓印度人畏懼三分。除此之外,泰國也已經向我們訂購了S-26T常規動力潛艇,緬甸和越南都向俄羅斯購買了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不過這些東南亞小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幾乎沒有自行研製類似裝備的能力,比如說越南人的水平僅僅是研製100噸的微型潛艇,就算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種國家都有"參賽"的趨勢。總的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怪物房"甚至整個亞洲的潛艇大戰還將持續下去,只不過態勢是PLAN一枝獨秀(我們也沒有興趣和東南亞這票國家較勁),日韓互相撕逼,東南亞和南亞群魔亂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dt1cXAB3uTiws8K-b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