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把老人帶娃看成洪水猛獸,覺得老人帶娃百害而無一利。
前幾天看了一期老人帶娃的育兒節目,有個嘉賓說的特別好:
我們總吐槽老人帶娃,是因為我們過於追求自身完美了;物質條件變好使得我們追求更加科學的育兒,在掌握了一部分權威知識後,更想給孩子一個面面俱到的成長空間。
甚至希望孩子成為更完美的理想人才,所以,我們誇大了老人帶娃的弊端。
畢竟大人也有精疲力盡的時候,老人能幫一把,自己也能喘息。
老人帶娃有這5個好處
1、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如果家庭條件不好的年輕人,要賺錢買房,買車,奶粉錢,教育等等,都是一大筆的開支,靠老公一個人壓力就太大了。
老人幫著帶娃,就可以讓寶媽重回職場,怎麼也能夠掙孩子的奶粉錢、紙尿褲和教育費用。
何況寶媽回到職場也是找回市場競爭力,不至於被時代拋棄。
2、老人耐心比父母足
我們總是能看到哪個寶媽氣不過扇孩子一巴掌,有的寶媽還帶著孩子跳樓,因為帶孩子非常考驗心態,心態不好的寶媽對孩子未償不是一種折磨。
而隔代的爺爺奶奶就幾乎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他們對待孩子非常有耐心。
孩子穿鞋子慢,就讓他慢慢穿;走路慢,就陪著他一起走;吃飯慢,就讓他慢慢吃。
在世界上允許孩子慢慢長大的,可能就剩隔代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了。
3、孩子自理能力更強
父母對待孩子是操心的更多,包辦的更多,巴不得為孩子打算好一切,但也容易造就自理能力非常差的孩子。
但老人就相對好一點,孩子他更願意嘗試自己動手,老人也不會代替孩子做,一般是孩子能做的就讓他做。
比如我女兒1歲多自己會刷牙,1歲多自己拿筷子吃飯,這都是源於她看著哥哥吃飯、刷牙很好奇,就嘗試自己動手做,而我婆婆就給她買個牙刷,拿好碗,添好飯就行了。
不得不說,老人的放手,反而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
4、老人育兒經驗足
孩子小的時候會出現各種看似不正常的現象,例如老是半夜哭,例如被嚇到啥的,年輕爸媽一般都會慌了手腳,動不動就跑醫院,精疲力盡。
但有經驗的老人,對於孩子間的常見現象有經驗,可以採取及時的法子來治好。
當然,這裡不包括老人家的迷信,畢竟這樣的老人還是少數。
我們討論的是例如孩子突然間的驚厥,每天固定時間的哭鬧等。
因為這種狀況一般是孩子腸絞痛、被嚇到等等,用小方法就能解決。
5、夫妻感情更融洽
很多年輕夫妻有了孩子後,關係就變得非常差,因為磨合的不好,矛盾因為孩子而升級。
例如寶媽帶孩子很辛苦,這時寶爸不伸把手,就有可能兩人吵一架。再比如寶爸有時說話不注意,讓寶媽感覺寶爸沒以前那麼愛自己了,從此心裡有個結。
但這些在婚前其實都不是問題,婚後寶媽變得更敏感,寶爸更無所謂,裂痕就產生了。
如果老人幫一把,寶媽心裡壓力就會減輕,脾氣就會更好,情緒也會變得溫和,自然兩人間吵架的次數就會減少。
所以,老人幫帶娃,夫妻感情就不會那麼緊張,反而會更融洽。
寫此文的目的,不是要大家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而是想寬慰那些不得不將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寶媽。
因為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寶媽,也遭受了很多質疑的聲音,「你為什麼不自己帶呢?」、「老人帶的娃不好」、「寧願自己苦幾年也要自己帶」、「孩子小時候需要陪伴,不然長大後不認你」。
這些聲音一直拷問寶媽的心,但是每家情況不一樣,不是每個寶媽都有條件不上班全職帶娃。
有的是抱起了娃就失去給孩子創造的教育資本,有的是撿起了工作就抱不了娃。
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能吃飽穿暖的家庭條件,未償不是對孩子的交待。
同時,也不要輕易否認老人的辛苦,幫著帶是情分,不幫帶是本分。
老人帶娃也是有一定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