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工齡,按照工作年限還是按照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呢?

2019-09-02     懂社保

如何計算工齡?工齡的計算是按照實際的工作年限來計算,還是按照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來計算呢?那麼我們說這個工齡,對應的就是實際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不能夠按照你的工作年薪來計算的,因為有些人他可能工作了很多年,但是由於自己的企業單位沒有嚴格的按照自己的工作年限來交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說自己的工齡可能會打一定的折扣。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沒有按照真實的自己的工作年限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那麼對於自己的工齡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這個所謂的工齡是計算自己今後養老金待遇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說工齡越長的個人,那麼將來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也是會有所提高的,所以說工齡對於我們每一個退休人員來說,尤其是將要辦理退休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因為他直接會決定養老金待遇的高低。

所以說我們不能夠拿工作年限來衡量自己的工齡,必須是按照實際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來衡量自己的工齡,如果說是一些正規的單位,那麼都會嚴格的按照勞動合同關係的存續時間來交納自己員工的養老保險的待遇,那麼這樣一來的話,自己的工齡和自己的工作時間都是相吻合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還有一部分特殊的群體,就是說自己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那麼如果自己是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就意味著,在1992年之前,即便是沒有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那麼依然是可以認定自己的工齡的,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養老保險是按照視同繳費年限來給予確定的,因為1992年之前全國範圍之內都沒有普及養老保險的正常交費,所以說只能夠按照視同繳費年限來確定。

那麼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方式,是需要提供自己的有效個人檔案,並且在檔案中記錄曾經自己在哪一年,到哪一年參加工作要有相應的招工表,並且在視同繳費期間,那麼每一年的工資表都要有所記載,這樣的話才能夠正常的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將來在辦理退休的時候,按照單獨的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來給予計算。

所以說擁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個人,那麼往往在自己獲得退休金的過程中是比較高的,因為本身這個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金的方式是按照140%的繳費指數來給予計算的,相比於我們平時所參保的繳費指數啊,應該會高一些,因為很多人都是按照60%的繳費指數來參加自己的社保待遇的,所以說視同繳費年限的,社保繳費指數相對應的是比較高的。那麼我們所謂的工齡,對於我們今後養老金的待遇是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3LA_WwBJleJMoPMuX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