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幅錦旗、一首打油詩,一段千家街社區的動人故事

2020-05-02     漢新聞

4月28日上午,首義路街千家街社區接待了幾位居民的「特殊請求」,他們是來為千家街社區網格員晏安送錦旗、打油詩的。

這首打油詩是千家街轄區居民代表張炳發寫的,兩幅錦旗也是居民們自發組織送給晏安表達感謝之情,留作紀念的。新冠疫情期間晏安為居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他們依舊曆歷在目......

負責四個小區 他任勞任怨

兩年前入黨的晏安是一名標準的「90後」青年,已經從事社區工作8年的他,早已經習慣了和社區居民打交道。他負責教委宿舍、省一保宿舍、省公安廳宿舍和公汽宿舍這四個宿舍,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晏安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是單位宿舍,退休老年人口占人數的一半以上,再加上附近超市小賣部很少,所以疫情期間購買生活必需品成為了難題。而老人們的子女大多不住在附近,1月23日封城後,老人們的生活保障成了大問題。

「最困難的是第一個月,」晏安說,「那時候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沒有購物平台,他就親自挨家挨戶敲門把居民們拉進自己創建的團購群,建立起購物平台;不清楚菜價,晏安就到超市去拍照收集商品的價格信息,發到各個宿舍的群里,根據居民們的需求來進行採購。最後晏安還會親自把菜送到居民家門口,不讓居民特別是老人出門承擔任何風險,這一切都需要晏安獨自完成......

晏安的任勞任怨感動了轄區的居民們,每個宿舍都開始有熱心志願者自發地幫助晏安完成每天的工作。但即便是這樣,晏安每天還是需要跑四五十趟。有的居民有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特定的藥物,晏安需要跑四五趟去不同的藥店貨比三家,買到正確藥物的同時還對比各家的價格,儘可能為病人節省、為病人考慮。

為居民服務 他無微不至

除了滿足居民們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晏安還會負責調解居民的鄰里關係。有一次因為樓上漏水,樓下的居民鬧意見。晏安前往了解情況才知道,樓下居民偶然得知樓上居民是剛從醫院治癒隔離完回來的。加上自己家有親戚感染新冠病毒,樓下的居民變得格外的擔憂,生怕水源污染導致自己也被感染。晏安就不厭其煩地為樓下居民解釋樓上居民經過治癒、隔離已經痊癒了,這才阻止了矛盾的惡化。

談及居民送錦旗、打油詩的原因,晏安覺得這也算是自己用真心換來的。「我是真的把居民們當成自己的爹爹媽媽了,」晏安說,「從事社區工作很大部分是受到家人的影響。」原來晏安一家是社區工作者之家:從事社區工作20多年的母親在長湖社區工作,和晏安一樣也是一線戰「疫」人員;父親在首義路街殘聯陽光家園工作,也在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光。「我從來沒想過靠社區工作賺錢,只是想為別人做點什麼。」說這句話時,晏安的眼神變得十分的堅定。

社區防疫工作步入尾聲,晏安負責內的小區也開始恢復了正常的狀態,大家終於可以自己出門購物,購買生活必需品也不再是難題。但是晏安還是想自己幫助老人們購買物品,「現在還沒到放鬆警惕的時候,多出一次門可能就會多承擔一次風險。」晏安也還是勸老人們儘量不要出門,他還是想繼續讓自己奔走在第一線。接受完採訪後,晏安又回到了每天的工作狀態中去,他的每一次出發,仍然有人等待著抵達。

責編:劉艷萍

融媒體記者:塗潔

通訊員:昌宣

編輯:王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yrk03EBiuFnsJQVXL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