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嚴重肺病須換肺保命 醫生火速赴青島取來供體

2020-04-30     漢新聞

一對寶貴的肺葉跨越了武漢、青島兩座城市,讓一個不幸逝去的生命,點亮了1000公里外另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

趙金平(右一)等醫護人員在為韓先生進行肺移植手術

4月29日上午10時許,在山東青島一位志願捐獻者遺體中取下的肺葉,武漢、青島兩地醫生爭分奪秒,在機場候機大廳完成供體器官交接轉運,下午2時許就放進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位六旬患者的胸腔,當晚肺移植手術結束,這位患者獲得新生。4月30日,他意識清醒,生命體徵平穩,在無菌隔離病房進行術後恢復。

湖北獨臂男子需換肺保命

65歲韓先生家住襄陽市古城縣,常年在麵粉加工廠打工。18歲時,他在操作時發生意外,右臂被捲入機器,不得不截肢。從那以後,他養成了吸煙的習慣,40多年吸煙每天至少吸一包煙。

5年前,韓先生開始不時咳嗽,爬樓梯就氣喘,當時以為是感冒,但治了兩個月不見好轉,此後咳喘等不適逐年加重。兩年前,他常常感覺呼吸困難,被醫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必須用呼吸機幫助吸氧。去年年底,他更是一刻也不能離開氧氣瓶,一旦自主呼吸超過兩分鐘就開始氣喘吁吁,連刷牙、吃飯都無法正常完成。不到半年體重驟降至80斤。今年1月,家人帶他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終末期並伴有肺大泡,再拖下去將出現呼吸衰竭,生命最多只剩半年。

得知自己病情危重,韓先生把女兒和兒子叫到床邊,拿出寫好的遺書,希望辦理出院,但兒女堅決不同意。「您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現在是我們報答您的時候,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韓先生的兒子表示,通過和醫生交流得知,父親病情危重,繼續活下去的唯一的希望就是進行肺移植,自己和所有家人毫不猶豫地要求儘快手術。

武漢醫生急赴青島取肺

肺移植的供體十分緊缺,但幸運的是,經過4個月的等待,4月29日從山東青島傳來消息——通過全國器官移植分配與共享系統比對,當地出現配型成功的供體。

為挽救韓先生的生命,29日早上5點,中南醫院胸心血管外科醫生朱少平從醫院出發,帶著設備立即啟程前往青島。10點左右,從武漢飛往青島的CA8237航班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平穩降落,半小時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拖著器官轉運箱來到機場候機大廳,將供體肺葉轉移到朱少平醫生的器官轉運箱中。

朱少平(右一)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與當地醫護人員完成供體器官交接

據了解,這枚珍貴的供體肺器官來自青島一名30歲的男子,因嚴重外傷搶救無效於4月28日宣告腦死亡。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痛苦的父母在器官捐獻協議書上簽字。

朱少平表示,器官離開人體後冷缺血時間越長,其質量就會越差,器官移植接受者的預後效果也越難以保證。要確保韓先生移植手術效果最佳,就要儘早把肺部供體送到手術台。

上午11點,朱少平迅速辦理了行李託運和優先上飛機的手續,並開具「人體器官運輸設備」書面說明。11時20分,他和裝著肺部的器官轉運箱,安全順利地登上了飛機客艙。12點55份,航班在天河機場降落,朱少平帶著器官轉運箱乘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中南醫院。

肺部供體火速植入患者胸腔

1點50分,朱少平到達中南醫院,他拖著器官轉運箱一路小跑趕到4號樓的手術室,此時早已做好術前準備,正在手術等待的胸心外科主任醫師趙金平等醫護人員立即開始手術。經過6個多小時雙側肺葉移植術,成功將新的肺葉放入韓先生的胸腔,為他成功「換肺」。這也是今年湖北省首例非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移植手術。

醫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趙金平表示,手術採取的是小切口移植術,術中出血非常少,將患者的身體損傷降至最低。目前,韓先生已經意識清醒,呼吸功能恢復,生命體徵平穩,在專門的無菌隔離病房進行1周左右的術後恢復,可轉入普通病房。

「感謝醫護人員和器官捐贈的志願者,他們把父親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韓先生的兒子表示,父親為家裡操勞一輩子,感謝醫生為他延續生命,讓子女有更多的時間盡孝。

責編:劉艷萍

記者 梁健

通訊員 李晗

編輯:雷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AJy3EBfwtFQPkdL0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