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青學校體育場將免費開放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已開放體育場的學校運行情況如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濟南、青島、濰坊、菏澤等地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學校操場對外開放,的確給居民健身提供了便利,但安全隱患和管理負擔仍是急需邁過的門檻。
濟南
市區將開放30多所學校場地
6日,記者從濟南市歷下區、市中區等教育部門獲悉,市區首批將有30多所學校新學期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體育場。
濟南即將開放的學校有哪些?天橋區有匯文實驗學校、博文小學、天橋區實驗小學、天橋區桑梓小學、晏陽初中學、鵲華小學6所學校;歷下區有錦屏學校、輔仁學校、盛福實驗小學、俊德實驗學校、匯波小學、甸柳一中6所學校;槐蔭區有緯十路小學、槐蔭區御景城小學、匡山小學、陽光100小學、新世界小學,大金小學6所學校;市中區有育秀中學、育賢中學、舜文中學、經九路小學、小莊小學、東河小學6所學校;高新區有鳳凰路小學、雅文中學、東城逸家小學、山東師大附屬小學雅居園校區4所學校。少數學校已經面向社會開放,其餘學校正在積極準備。
博文小學校長孫敏介紹,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領導工作小組,計劃對外開放籃球場和田徑場,研究制定了各項制度。這些試點學校是如何確定的?天橋區教體局素質教育實踐中心負責人馬艷說,首先是學校附近居住區比較密集,居民較多;其次是校區周邊活動場所較少,不能滿足居民的鍛鍊需求,學校將儘可能克服困難,把運動區域與教學區域進行隔離,既為居民服務,又保障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
青島
公眾責任險解除後顧之憂
學校體育場館開放之後,運動的人多了,安全隱患也就多了。如果出現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責任很難界定。
李滄區教體局體衛藝科工作人員石忠橋坦言,和此前的封閉式管理相比,對外開放操場後帶來大量健身人員的擁入,無疑會給校園的日常管理增加難度。
為及時解決因活動頻次等原因造成的學校體育場地維修、體育器材設備維護等問題,李滄區加大「維修維護,場所保險」專項經費投入,設立區、校兩級場地開放專項資金500餘萬元。為46所中小學室外運動場地全部配備210個攝像頭、200盞落地照明燈等監控設備。此外,投入十餘萬元為所有學校購買《場所責任保險》,防止居民日常活動因場地因素導致意外傷害。
開放之後,運動的人多了,如果出現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責任很難界定。「目前,對外開放的學校都辦理了《場地公眾責任險》,解決學校開放場地的後顧之憂,對健身人員也是一個保障。」青島市教育局體衛藝處相關負責人說,近期,教育局印發《青島市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指南》,對學校開放的條件、時間、制度保障進行了進一步規範,並首次提出學校要建立負面事項清單,對於不遵守管理規定產生不良影響的入校人員,學校有權禁止其入校。
有的學校對外開放後,又悄悄關門,安全隱患和管理負擔是最大障礙
社區居民在濟南育秀小學體育館裡進行鍛鍊。 校方供圖
向社會開放操場
受到居民好評
2010年11月16日,濟南市歷城區唐官小學面向社會對外開放了學校操場。自操場開放後,附近居民可在規定時間進入學校操場鍛鍊。6日上午,記者來到唐官小學,附近的居民提起此舉好評不斷。正在校內鍛鍊的李先生說,學校田徑場已經成了最受附近居民歡迎的場所之一,每天都有居民跑步、抖空竹、打籃球等。
校長宋愛芹介紹,在開放操場前,學校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教學區與操場進行了專門的隔離,從南門進只能進入操場,保證教學區域不受影響。此外,學校開放有固定的時間,工作日放學後開放,節假日全天開放。」
8月6日傍晚6點半,在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門口,晚飯後的市民陸續進入學校操場健身。向保安出示「悅動李滄」運動卡,並在進校人員登記簿上進行登記後,市民便可進入操場。校門口,《室外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管理規定》和校園開放公示牌張貼在醒目位置。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幾乎天天來學校散步。我就住對面的小區,走過來三五分鐘,很方便。」今年56歲的張女士手裡拿著一把蒲扇,和老伴一起進入學校。「小區里根本沒有這樣的場地。現在學校開放,真的挺方便。」市民陳先生也豎起大拇指。
青島市教育局體衛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青島市大約690所中小學體育場地實現對外開放。其中市內四區大約180所。全市平均學校操場開放率達到90%。
一人一卡人臉識別
健身先得簽承諾書
「為確保校園健身安全,居民進學校需要先辦卡。」濟南市槐蔭區御景城小學總務主任楊林介紹,學校自2015年面向社區居民開放,居民須憑「槐蔭區社區居民校園健身智慧卡」進出校園,一人一卡。
御景城小學正門右側單獨設置了刷卡設備和進門區域。御景城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趙女士表示,目前已有600多名社區居民辦理了進入校園的健身卡,辦卡時需提交身份證和房產證複印件,並在《社區居民健身承諾書》上簽字、按手印,承諾不損壞學校體育設施、不做危險動作等。
濟南育秀中學在今年7月面向社區免費開放田徑場,校門口設置了專用的進出口通道、運動區域實行物理隔離和電子隔離、安裝了人臉識別儀器和安檢門、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學校總務主任王強介紹,這些設備由街道辦事處撥款,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還一起對申領健身許可的社區居民嚴格審核,實行「一人一證,憑證入校」制度,同時購置了學校場地意外傷害公眾責任險。「居民進校鍛鍊,也是學校校園文化的一種展示。」王強說,目前已有600多人錄入系統,可進入學校田徑場運動。除了學生家長,還有一部分是跑步愛好者,現在晚上來跑步的居民可達四五十人。
有了財政補貼
學校吃上定心丸
記者了解到,並不是所有學校都選擇面向社會開放體育場,有的不具備條件,有的存有顧慮,還有些此前開放後來又悄悄「關了門」的學校。至於原因,安全隱患和額外負擔仍是學校所擔憂的。
2003年至2004年,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原四方區教體局發文,要求轄區中小學試行向社會開放體育設施甚至開放圖書館、微機教室。不過,由於當時配套政策不完善,學校承受較大壓力,開放不到半年,基於安全的原因,開放工作止步。
「人員管理、資金問題等都需要學校考慮,從學校以前開放操場的情況來看,並不是很理想。」濟南一名學校老師坦言,學校增加了管理壓力,帶來了額外的負擔。此外,學校場地小、進校居民素質難以保證等也成為學校選擇「不開放」的原因。「以前校園曾開放過,但進校的居民素質不高,在校園裡留下了很多煙頭、垃圾,給學校增加了不少負擔,後來學校就沒有再開放。」一名小學校長說。
《濟南市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實施方案》的出台給很多學校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且還有了財政補貼。在博文小學校長孫敏看來,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是利好的事情,讓學校的教育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菏澤多數不開放
濰坊進校登個記就行
6日下午,記者走訪了菏澤市實驗中學、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開發區丹陽路小學等學校,當詢問學校體育設施是否對外開放時,得到的答覆均是不開放。
「學校主要擔心安全問題。」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一門衛稱,學校操場目前沒有向社會人員開放。而在開發區丹陽路小學,學校門衛也是稱學校體育設施不對外開放,當記者再次詢問「暑假學生放假,籃球場豈不浪費」時,門衛笑而不語,一把關上了保安室的窗戶。
6日,記者獲悉,目前濰坊市對外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已經有28所,記者發現,學校開放的門檻不高,在規定時間內,多數學校只需登記後就能進入。
在奎文區聖榮小學,2016年學校體育設施面向公眾開放後,一直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開放,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早上6點至7點的一個小時,市民也可以進校。校長姜華表示,公眾進校只要在校門口安全保衛室進行登記即可,服從學校工作人員管理。
在濰坊七中,沒有辦理證件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學校地下通道開通後,北校體育場已暫停開放。學校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南北校院成為一體,為了教學秩序和學生安全,已經不開放了。暑假期間,北院操場在施工,也不開放。
2019年暑假,奎文區中小學校面向本校學生及家長開放學校體育運動場所,進入試運行。學生可單獨預約、也可團隊預約,每名學生或每個團隊至少要有一名家長陪同,家長負責指導孩子運動、保障孩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