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日報深度關注 丹巴的旅遊民宿厲害了!

2020-08-01     微甘孜

原標題:讓人民日報深度關注 丹巴的旅遊民宿厲害了!

四川丹巴縣完善基礎設施 做好旅遊扶貧

民宿建起來 生活富起來(脫貧攻堅高原行)

《人民日報》2020年7月30日

記者:江山

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分布在綠樹叢中,陽光從雲的縫隙間投射在山坡上,錯落有致,恬靜安寧。這裡是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城西北6公里處的 甲居鎮,海拔2000米,環境優美,四季如春。

53歲的唐秀英,是甲居鎮甲居一村村委會主任。她家的藏式樓房,就在這片山坡上。紅白相間的牆壁上繪有各種花鳥魚蟲,其中有13間客房,用來接待遊客。

唐秀英家是較早發展家庭旅遊接待的,2000年,在政府的號召和鼓勵下,她家把空閒的房間騰出來,布置一番,開辦旅館。

「當時遇到的困難非常大。」唐秀英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有的村民觀念相對保守,很難接受陌生人住到家裡。「我們和其他30多戶鄰居,就這樣面對著街坊鄉親們的不理解,開始了創業之路。」

幾年過去了,村民們見唐秀英的事業越做越好,受到了鼓舞,也紛紛加入進來,一起走上了致富路。「現在大家的觀念都轉變了,很多人賺了錢就投資發展民宿,熱情非常高。」唐秀英說,他們家也從一開始的兩間房、6個床位,發展到現在的13間房。

「3個孩子上大學的費用都是開民宿賺出來的,如今兩個孩子已經工作,小兒子也剛剛從醫學院畢業,家庭沒有太大經濟壓力了。」唐秀英說。

能發展民宿,當然得益於大環境的改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政策聯手,讓山村徹底變了樣。政府投資整治交通基礎設施,家家通了柏油路,村與村之間也鋪設了石板路。「村裡人現在搞旅遊接待已經得心應手了,大家一門心思謀發展,爭取過上更好的日子。」唐秀英笑著說。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收入有所減少,但唐秀英對未來充滿信心。「不出村、不離家,每年能收入二三十萬元,這樣的日子不美嗎?」唐秀英笑笑說,臉上寫滿了幸福。

轉變觀念 遇見幸福

(記者手記)

甘孜山多,相對貧困,但也有優勢,就是旅遊資源豐富。綠水青山,就是發家致富的金山銀山。於是,當地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揚長避短,走起了旅遊扶貧的路子。吃旅遊飯,首先要轉變觀念。這中間,致富帶頭人的示範效應不容小覷。經過幾位帶頭人的努力,傳統觀念發生了轉變,群眾參與的熱情高了,日子越過越好了。還要看到,當地黨委、政府創設的好平台和好環境是基礎。各方齊發力,瞄準真問題。產業扶對頭,脫貧有奔頭。甲居鎮人的幸福,來得正是時候。

讓心靈回歸田園

從民宿經濟看丹巴全域旅遊

丹巴縣位於甘孜州東部,地理環境相對較好,空氣清新。這裡曾經被旅遊者稱讚為中國最美的村莊,全國各地有不少這樣稱呼的村莊,但來到丹巴一看,就知道那是真正的名符其實。

除了自然賦予丹巴的景色外,丹巴擁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人文景觀,甲居藏寨的民居接待就是依託那樣特別的景觀。

上世紀90年代末,當地人便看到了鄉村旅遊的前景,一批村民將自家藏寨改造為民宿,從此這個深山中的藏寨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

面對如今新一輪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丹巴縣全面啟動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宜農則農、宜旅則旅、成片打造、統籌整合」原則,確定首批重點打造梭坡「東女秘境」康養休閒示範區、美人谷,中路康養休閒和大甲居片區「最美鄉村」康養休閒示範區共計25個示範村,完成了三個片區的規劃設計,制定了片區打造的具體實施方案,農、旅、文融合發展,「中國最美鄉村」的金字招牌被進一步擦亮。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丹巴已經基本建立起立體式旅遊項目體系,已建成集觀光、體驗、休閒、研學、民宿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在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中展示出強勁生機,在鄉村振興建設中走出了一條探索之路。

雪域高原特色民宿 讓遊客留下來

鄉 城

甘孜州除了丹巴的特色民宿以外,還有鄉城、稻城等旅遊聖地的「網紅」民宿,近年來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別具特色的民宿體驗,絡繹不絕的遊客,也讓發展民宿的老百姓們嘗到了甜頭。

鄉城皈院民宿

鄉城縣藉助獨特的白色藏房、田園風光和寧靜美,憑著藏家人的淳樸和熱情,天南海北的客人都選擇來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入住客人白天到附近原生態景點遊玩,或和村民一起勞作體驗農村生活,晚間和群眾一起歌舞,感受藏家風情,靠著搞民宿接待,鄉城縣青德等鄉村都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稻 城

稻城的民宿幾乎都如世外仙境一般獨立於一片空曠清幽的小天地,讓遊客來到山裡,尋找那迷人的風景,享受靜謐時光,雪山、森林、草甸、湖泊,還有純凈的空氣,美好的景色就在稻城,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這裡邂逅美好。

巴 塘

隨著旅遊需求的更加多元化,巴塘縣這樣的野奢小屋往往是供不應求的,從名叫「巴塘院子」的實際數據來看,試運營首月便實現了90%左右的入住率,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會與木屋拍照合影,小孩子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海 螺 溝

海螺溝的民宿主要集中在磨西古鎮和燕子溝鎮台地片區、瓦板山片區、共和山地片區。三大片區各有特色,均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資源環境優勢,氣候宜人,文化底蘊深厚,充滿了濃濃的人文歷史原鄉氛圍。

為鼓勵民宿發展,海螺溝景區還專門設立了300萬的民宿發展專項資金,在水電優惠、稅費優惠、建設獎補、運營獎補、招商獎補等五大方面形成全方位的資金支持。

瀘 定

而在大渡河畔的瀘定縣,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也正徐徐展開。近年來,甘孜州正圍繞「成都後花園、康養加休閒」的主題定位,升級旅遊特色產業。

僅瀘定縣杵坭就有多達近40家民宿農家樂,自打造全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以來,瀘定縣對其中16家農家樂進行了提檔升級,停車場、無線網、步游道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遊客來這裡不僅可以欣賞鄉村風景,還能住得舒適,玩得開心。

康 定

到康定一定要去體驗當地的特色民宿,這些民宿也基本都以藏族風格裝修,康定依山傍水很多民宿都依山而建,若吉、新都橋等地的民宿更具特色,入住在內能遠眺貢嘎,近看雲海。

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開始將旅遊的腳步邁向鄉村,尋找依山傍水的村落,隨著這種旅遊方式的轉變,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入住體驗的民宿在各地備受追捧。而寧靜平和、堅守自我,生態和文化保存完好的甘孜州旅遊資源明顯,得天獨厚的條件催生了民宿業的發展,並成為鄉村振興建設和旅遊業發展的突破口,不少老百姓都將閒置的房屋資源入股開辦民宿增加了經濟收入,加快了脫貧奔康進程。

本網綜合

編輯 文妞兒

責編 王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hzeqHMBLq-Ct6CZMR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