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歲的寶寶「抓周」是很多年的習俗了,寶寶生日的那天,大人們會在寶寶面前擺放各式各樣的物品。
這些物品可不一般,
會被視作寶寶的「前程」
,人們比較喜歡通過寶寶抓的東西,預測他以後的職業或者身份。
在孩子抓周的過程中家長都跟著緊張,希望寶寶選擇他們理想中的「未來」,可有些寶寶的選擇卻讓家人「不淡定」了。
寶寶「抓周」時無視金錢與豪車,爸爸看到後不淡定了
現在抓周的物品種類越來越多,這也讓寶寶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當寶寶面對眼前的種種「誘惑」時,會怎樣做呢。
這天是寶寶的生日,
家人精心準備了幾樣物品
,有錢、繪本、車鑰匙、計算器、零食、印章、麻將。
然後小心翼翼的把寶寶放到物品前方,期盼著他的選擇。
寶寶先是看了看紅色的盒子,並不感興趣。接著向前爬,
難道寶寶是衝著錢去的嗎
?事實證明,寶寶並沒有被金錢誘惑。
寶寶仍然執著的向前爬,路過了他最愛的零食,放棄了「豪車」的鑰匙,更沒有在計算器面前停留。
爸爸在一旁用四川口音喊著:
「糟了,糟了
!」就這樣看著寶寶拿起了最遠處的麻將。
寶爸有點不淡定了,這怎麼能行呢!長大後只知道玩麻將可不好。
旁邊的媽媽開玩笑的說:愛打麻將也遺傳啊,哈哈。
你家寶寶抓周的時候,都選擇了什麼?
網友也在視頻下方分享了自己家孩子抓周的搞笑事情:
「我家爺爺壓根就沒給放不好的東西,老人家說了,我的孫子以後要麼有錢、要麼有才、不給他變壞的機會」
「我當時心血來潮的放了一個芭比娃娃,結果兒子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她......」
「選了肉包子的家長默默路過」
看到家長們為了孩子的選擇也是操碎了心,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抓周是一種儀式
,並不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慢慢的抓周就像是寶寶生日時的一個小遊戲,家人享受的是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氣氛。
抓周的準備工作
注意物品的安全性
一些尖銳、或者易被吞食的物品要避免擺放給寶寶抓,保證它的安全最主要。
可以搞些「小動作」
不想讓寶寶抓的東西可以放得遠一些,或者像網友那樣只放合心意的物品,那樣就十拿九穩啦!
孩子的未來要靠自己的努力
每個人的未來都要靠自己打拚,即使寶寶贏在了起跑線,也不能在以後懈怠。
1)「第一任老師」很重要
就像是抓麻將的那個寶寶,她之所以對麻將感興趣,是因為麻將經常在家裡出現所以她比較熟悉。
孩子最初的認知和行為習慣
大部分來自於模仿父母
,因此想給孩子一個好的開端,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尊重長輩、文明禮貌、等等一些優良品質,都可以做給孩子看。
2)讀書雖苦,但比不上生活的苦
讀書雖然不是現代人們的唯一出路,但卻保證了孩子的「最低線」。
前段時間看到大公司去高校招聘,他們給出博士的年薪是30~35萬,研究生25~30萬,本科生15~20萬。
而學習給孩子帶來的
不只是工資上的差距
,學進肚子裡的知識雖然看不到,卻也是別人拿不走的。
學習雖然會有些苦,但比起生活的殘酷,那點苦根本不算什麼。
大家的寶寶抓周時選了什麼呢?歡迎在評論中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