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英國因為疫情蔓延,各大餐廳相繼關門,一位寶媽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並用手機記錄下女兒的的反應。
她告訴女兒烤雞店關門了,女兒撇嘴要哭,媽媽接著說肯德基和麥當勞也都關門了,小女孩「啊」的哭了出來。
接著弱弱問了一句:「中餐廳也關門了嗎?」
媽媽說:「是的!」
女孩有弱弱地問:「他們難道不送外賣嗎?」
媽媽回答:「都不能!」
小女孩兒已經要接著哭了,媽媽又接了一句:「所以你只能吃老媽親自下廚做的菜了……」
接著女孩兒就徹底崩潰了。
這個女孩兒是有多嫌棄媽媽做的飯?
其實不少寶媽說自己的孩子挑食,做好飯端到面前都不好好吃,可能不是孩子挑食,而是你做的飯太難吃。
之前網上有看到網友們吐槽媽媽做的飯,真是笑料百出。
我媽的觀念:熟了就是一道好菜!
我媽問我,你要吃乾飯還是稀飯。我說乾飯,於是她把稀飯的米湯倒掉了。
沒人比我有話語權!就是覺得心理陰影大到,連她煮的白開水都比別人煮的難喝!
我說難吃,她硬要說成有營養的東西都難吃……
簡直太有發言權了!!麻麻討厭所有二次加工的東西,就是說,比如炒之前,絕對不會過水,煎炸,用調料腌等等等,從來都是直接上!!
有點同情這些網友,不過媽媽們是不是也該反思反思自己?
看看這些菜,誰看誰飽,咋下口?
看看這配色……
五彩雞翅感覺吃了會中毒……
再看看這形態……
如果你的孩子在家吃飯從來不歡,出去吃飯狼吞虎咽,不用懷疑了,孩子其實不挑食只是你的廚藝不行,孩子到外面吃啥都比媽媽做的飯好吃。
是不是扎心了?
不過又覺得這好像也沒啥不好的,至少孩子不是真的挑食。
之前陳小春帶Jasper參加《爸爸去哪兒》,好多人都被軟萌甜的Jasper圈了粉,他吃什麼都會拍著小手說「好好吃」,一點都不挑食。
這樣的孩子是不是讓人實名羨慕?但是Jasper的媽應采兒卻告訴了大家她的養育方法,還挺獨特,大家看看。
「先吃不好吃的蔬菜」這個方法,可能很多家長第一次聽說,但其實想一想跟不讓給剛吃輔食的寶寶加調味料是一個道理,怕孩子吃好吃的吃多了,調味料吃多了,對於那些不好吃的、無味的食物只嘗試一次就避開。
這樣看來媽媽做飯難吃也不是什麼大罪,至少讓孩子一開始就吃到了不好吃的,以後會對別的食物更加喜歡。
但其實養娃的時候,早期當然還是讓孩子愛上吃飯最好。
這裡就給不會做飯的媽媽一些方法,我們稱之為「花招」吧,至少這樣做出來的飯,孩子看著還是想吃的。
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調味料
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最好不吃調味料,讓食物的原始味道刺激寶寶的嗅覺和味覺,也能加深對食物的認識。
而且不加調味料的食物,對於不會做飯的,做不好口味的寶媽來說簡直太簡單了。
從大多數孩子討厭的蔬菜開始添加輔食
要說孩子最討厭哪幾種常見蔬菜,呼聲最高的當屬胡蘿蔔、菠菜、青椒和芹菜了,當然苦瓜也是,這個就不說了,很多大人都討厭,別說味覺敏感的孩子了。
胡蘿蔔、菠菜、青椒、芹菜這四種食物氣味比較大,所以有些孩子不喜歡,但是可以讓孩子先嘗試這些蔬菜,如果孩子能吃慣,自然是最好的,吃不慣就用下面這個方法。
把孩子不愛吃的蔬菜「藏」起來
做成帶餡兒的食物,孩子一般不容易察覺,或者剁碎了換個形態,孩子就能接受,丸子啊、包子餃子啊等等,如果覺得有難度,別擔心,咱們再往下看,換另一個。
用模具給食物變造型
別看孩子小,他們對食物顏值的要求還挺高,越是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食物,越能勾起他們的興趣。
所以味道不味道的先不考慮,畢竟不需要什麼調味料,那就在造型上取勝吧。刀工不好切不好的,可以從網上買些模具,也是不錯的小幫手呢。
除此以外,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陪同買菜,教孩子擇菜,洗菜,參與其中,通過自己勞動得來的食物吃著更美味一些。還可以找一些權威來跟孩子說教一下,比如幼兒園的老師,孩子有時候為了在老師面前表現好,是會把飯吃的乾乾淨淨的。
做飯不好吃又怎樣,多用些花招,讓孩子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喜歡上吃飯,那樣也是一個合格媽媽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kDLdHQBLq-Ct6CZo2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