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求萬事皆如意,一半稱心足矣

2019-05-08     唐詩宋詞古詩詞



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人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顆坦然的心看世事紛紜,不求萬事皆如意,一半稱心足矣。



路遙說: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寫: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上卻無十全十美的事,曲折也是一種完美。



楊絳說:

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願以償。


《半字詩》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紅塵。

半師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彎半月輪。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選擇題,從不圓滿,也不全是遺憾。

有苦,自我釋放;有樂,欣然品嘗,人生的路,悲喜都要走,不驕不躁,不氣不餒只有經歷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林清玄說: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眼看友人仕途失意,朝堂之上眾人皆醉,晏殊寫下《木蘭花》: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正如《半字禪》中所告誡的那樣: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過多妄念,導致人生煩惱、痛苦。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陶淵明在告別官場後,他在隱居時曾寫下《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生活不必太完滿,一半就好,如林語堂所言,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天生就是「一半道家主義者和一半儒家主義者」。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蘇軾選擇我行我素,有一種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社會人生中的風雨、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有時候簡單也是一種美。簡單做人,簡單做事,簡單生活。

《一字詩》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葉一池影,一路風光一路歌。

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人生如要無遺憾就坦蕩,生活要想不煩惱就簡單,坦坦蕩蕩過生活,簡簡單單走人生。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去強求完美,做真實的自我,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樂就在身邊。

如此,足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PK7HWwBmyVoG_1ZCf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