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
11月3日,一位爸爸赤腳在景觀池撿兒子扔的玻璃渣的視頻走紅,兒子不小心將玻璃瓶砸到石頭上,碎玻璃掉進景觀池的水裡,這位爸爸稱:儘管水池定期有保潔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也是想讓兒子學會承擔責任。
眾網友紛紛點贊支持,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榜樣,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
每個孩子剛生下來都是天使,都是一張張白紙,最後塗抹成怎樣,父母的家庭教育是關鍵的因素,要想讓孩子能夠真正的用心學習,成為你理想中的模樣,家長最需要的就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率先給孩子做出榜樣。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好: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
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很難教,很難管,何不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責怪孩子小小年紀成天抱著手機,孩子又是模仿的誰呢?家長遊手好閒,沒事兒就看看電視買買買,卻嫌棄孩子成績不好,要求孩子專心讀書。自己做的不好,做的不對,卻去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孩子又怎麼會聽呢?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到這樣一句話:
「科學的教育觀,是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
父母的言行從來都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善惡好壞都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俗話說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其實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品德、行為、習慣等等都會在孩子身上映射。
孩子的良好習慣,孩子的讀書興趣,孩子的堅強意志,孩子的長久幸福感都是與父母息息相關的,父母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是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自己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