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張三丰對待張翠山就像親兒子一樣對待,相比於其他幾個徒弟,張三丰也更偏愛張翠山!後來張翠山死啦,張三丰把所有的愛寄托在了張無忌身上,不僅教張無忌太極拳、太極劍,還跟張無忌毫無保留地將他幾十年、上百年的武功學習心得傳給了張無忌!張三丰那麼喜歡張翠山,假如張翠山不死會成為武當下一代掌門嗎?
其實張翠山遇事太激動不適合當武當掌門。
張翠山動不動就歇斯底里的,能繼承掌門大衛嗎?一點城府都沒有的男人,能繼承掌門大位嗎?
一見三哥重傷 ,竟然給激暈,怎堪大任。醒來後耳巴子扇都大錦,是掌門人所為嗎?人家都大錦對托鏢的殷素素負責,出了事自然有事主殷素素。。這樣自己出了氣,卻對事情一點作用都沒有,之後屢次侮辱都大錦和鏢師,半夜睡覺憋醒來還想去打都大錦,逼人散錢,還放話殺人家雞犬不留,純粹垃圾,,試想,你要是都大錦,當著手下的面被這樣羞辱還被逼散光銀子,你會不會恨武當一生,,,要是這樣做掌門,事情必然處理一團糟,還會對武當招來來無窮仇恨。
宋遠橋就高明得多,通過擺弄茶碗展示出高絕武功,震懾對手。而俞蓮舟沉穩嚴肅,目光似電,外剛內熱,具有掌門氣質。張三丰更是以德服人,反而派人保護都大錦一家……
所以,論掌門境界,張翠山跟宋遠橋俞蓮舟們差遠了,和張三丰更是走了兩個極端。如此垃圾,怎能做掌門。
張三丰回憶張翠山能傳衣缽,那是因為中國自古死者為大,蕭峰時期丐幫罪人死了同樣必須尊重,不容外人惡評。張翠山比較小聰明,武功學得也快,張三丰自然喜歡,但最喜歡的,往往不是佳繼承人。因為沒有手腕,不沉悶,無心機,不隱藏情感,所以大家都喜歡。但這正是做掌門的大忌。真正傳位時候,張三丰又不傻肯定不會傳給他。
從冰火島回來,俞蓮舟接他,一路上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在俞蓮舟的冷靜沉穩,城府氣質面前,張翠山真的特傻。一路上搖頭嘆氣逼叨叨自己武功落後了,跟婆娘一樣,心胸狹窄之極。
對了張翠山這人,就適合馬景濤演,那種遇事歇斯底里的樣子很傳神。而張無忌的寬容胸懷,仁慈善良是張翠山所不能比擬的。
俞蓮舟城府沉穩,宋遠橋沖淡宏遠,張無忌仁德寬厚,張松溪機智聰明,他們做掌門都可以。。就是張翠山這種遇事激動,歇斯底里,心胸狹窄,毫無城府之人,連班長都不配,還別說武當掌門了。
武當山上,群雄激憤,眼看就要和武當七俠過招,張三丰沒有阻擾,也不忍一手創建的門派毀之於旦,所以一直一言不發。張翠山從內堂走出來,神情不對,舉止也大違常理,居然把一切罪責都承擔下來,懇請張三丰找到張無忌並好好照料他,這已經是在託孤,張三丰並不糊塗,雖然摸不准張翠山要幹什麼,但種種異常舉動,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張翠山自刎前,在場許多英雄都發覺不對,所以在張翠山自刎的時候,五六個跳出來要阻止他。張三丰何等修為,何等眼力,如果想救張翠山,張翠山劍再快一倍,張三丰都能把他救下來。
而張三丰卻沒有選擇救張翠山,而是出手把那些阻止張翠山自殺的幾位英雄震飛。
張翠山悟性再好,也只是一個人而已。武當派含著張三丰無數心血,無論如何都不能看到武當派和天下英雄敵對,魚死網破。武當七俠眾志成城想要迎敵,張三丰不能反對。張翠山主動自殺,謝罪天下,張三丰雖然不忍,但對於武當來說,這已經是最小的損失。
張三丰或許最後真的就這樣放棄了心愛的弟子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M1hT3IBfGB4SiUwL0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