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在線:劉群偉《孔夫子三字經》:新時代新閱讀

2019-11-15     陝西文藝百家

《孔夫子三字經》:新時代新閱讀

文/劉群偉

今年是偉大教育家孔子誕生2570周年,國際儒學聯合會11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以隆重的學術盛典來紀念這位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偉大歷史人物。

參加本次學術盛典的與會代表,都獲得一份獨特的禮物,是這本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裝幀精美的《孔夫子三字經》。藍色的封面以孔子生活時代的春秋紋為底,以宋代文豪蘇東坡字為書名,當代著名雕塑家、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教授充滿精神氣象的孔子雕塑為封面設計主體圖像,再現了孔子三十而立胸懷天下的英俊儒雅形象,讓我們看到行者孔子激勵人心的永恆魅力。

《孔夫子三字經》是澳門文化名人、國際儒聯理事鄧思平博士所著,以宋代著名啟蒙讀物《三字經》朗朗上口的韻文形式寫成,全書僅一千四百餘字,卻提煉了一萬多字博大精深的《論語》之精華,涵蓋了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歷程,使閱讀者能置身漢語美麗的音韻,感受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誕生成長的時代環境,領略孔子為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貢獻的思想精華。並體會到思想精華通過語言進入文明脈搏,對我們生命的滋養和啟迪。這是一本合適所有熱愛中華文明文化讀者的好書。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萬俊人教授推薦說:《孔夫子三字經》相當妙,好功夫。是為佳作,頗有慧心。難能可貴,吾大讚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先生指出,《孔夫子三字經》是傳承文化的大事。

《孔夫子三字經》體現了中國源遠流長的詩教傳統。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教,是自古以來通過詩教化民眾的方法。我們的先人把《詩經》作為五經之首,並探索出一整套通過學詩、寫詩來進行啟蒙教育和能力訓練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在古代,詩寄託著中國人的希望和夢想,具有崇高的地位。審美的升華,靈魂的純粹,情操的陶冶,全賴以詩教。任何一個活生生的「當下」都該是一次高雅的審美。這人生才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夫子三字經》以詩的形式傳播孔子思想,正切合了孔子的本意。這是鄧思平先生的創造,體現了他的匠心。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以新時代新閱讀的引領自覺,精心出版《孔夫子三字經》中英對照版,是獻給偉大孔子誕辰2570周年的禮物,也是獻給熱愛中華文明的世界讀者們的禮物。

作者簡介:

劉群偉,詩人、女性主義學者。現為澳門大學社會與人文學院在讀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婦女體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香港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邀藝術批評家。中國婦女/社會性別學學科發展網絡理事。德國湯若望科學與藝術促進會副主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K4ecG4BMH2_cNUgV3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