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情的叉燒包

2019-08-11     飲食的誘惑

叉燒,處處留情

想要坐實叉燒的花心屬性,看它的有幾個情人就知道了......

兄弟姊妹·叉燒包

非兩廣人,沒準是通過人肉叉燒包才和叉燒相識的。即使身在他省,只要你往超市的速凍區走一走,必定能發現叉燒包的身影。

在廣東本地,叉燒包和蝦餃、蛋撻、燒麥一直以來都被並稱為粵式點心的四大天王

廣州早茶中的叉燒包,既有褶又有開口才正宗。

「開口笑」,就是這位天王和普通肉包最大的區別。後者的外皮緊緊地把肉餡裹住,生怕你知道它的餡兒比指甲蓋還小。

但你看廣東的叉燒包,粒粒叉燒肉和濃郁的叉燒芡汁掙脫了像雪花一樣綿軟的包子皮,猶抱琵琶半遮面。

據說這是北方「開花饅頭」的變體,體現著廣東人在飲食上的包羅萬象。

街邊早餐店賣的叉燒包。

如今,叉燒包還有新潮的兄弟姊妹——普通麵粉換成高筋的,包入叉燒餡烤熟,就成了油亮亮的叉燒餐包或帶酥皮的菠蘿叉燒包,噴香又耐嚼,給人老樹長新芽的喜悅。

北京王府井apm點點一品里的酥皮叉燒包。

肥宅快樂·叉燒酥

如果說叉燒包有主食的威嚴,那叉燒酥簡直就是歡脫的肥宅快樂。在廣式茶樓里現烤的叉燒酥,牛油和麵粉營造的層層酥皮,還沒待牙齒碰到,就已經掉渣。微熱、接近液體的叉燒芡汁牽著大顆叉燒的手,向你的舌尖跑去,卡路里什麼的可以被拋到腦後了。

叉燒酥。

如果你來廣州旅遊,也可以到廣州老字號「蓮香樓」買上一些叉燒酥作為手信帶給家人朋友。有叉燒出面,不必擔憂這份心意不地道。

嗖得一下·叉燒腸粉

廣東人愛吃腸粉,圖的就是那三、四分鐘就出蒸屜的便捷。無論是早餐還是宵夜,腸粉都十分受寵,叉燒於是搭上了這趟「順風車」。

叉燒肉可以提前準備,風味又十分凝聚,腸粉家族有足夠的空間給它發揮。米漿做的腸粉滑溜,但與米漿共赴一爐的叉燒肉十分「硬核」,兩者有點衝突的口感足以帶給你驚喜。

叉燒腸粉。

偉大而渺小·桂林叉燒腸粉

不只廣東,廣西的各種粉里也有叉燒的倩影,桂林米粉就是一個堅實佐證。跟單獨成菜的粵式叉燒不同,隱匿在桂林街頭小巷的米粉店喜歡用一整塊瘦肉做叉燒

上桌前,老闆在這一大塊瘦叉燒中片出薄片,鋪在粉上,並澆上一小勺滷水。

桂林叉燒米粉。

就像平凡生活里的英雄夢想,5、6塊錢的一碗粉,已經有酸豆角、酸筍、花生米或炒黃豆的加持,還能在裡頭撥出幾片泛著紅暈的葷肉,滿是安逸和幸福。

叉燒,不只是口福,還是文化。在廣州,你如果聽到一位母親咬牙切齒地對她的孩子說:「生一舊叉燒都好過生你」,那一定是這個孩子在家長面前很乖巧,家長就像喜歡叉燒一樣喜歡這個 孩子了(誤)。

你覺得哪家叉燒好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IKvs2wBvvf6VcSZOhpK.html







關於胡辣湯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