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康熙皇帝」晚年會出現「九王奪嫡」情況?

2020-09-26     包翠紅聊生活

原標題:為什麼在「康熙皇帝」晚年會出現「九王奪嫡」情況?

(日堯居k古史侃談《雍正王朝》——第29期)

不是到了康熙皇帝晚年,而是兒子們長大了!老皇帝給機會了,或著說壓根不應該提這擋子事,底打的不好!

在康熙帝的晚年,他自己對過早確立太子,或者說「確立太子」就是錯誤的,做了自我檢討。康熙帝說道:我大清朝的「太祖、太宗」三十年不立太子天下一樣好好的! (日堯居k古史)繼續以故事方式解剖電視劇《雍正王朝》

【康熙帝對確立太子後悔莫及】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他一生中最大的自豪那就是這三件大事:

《除權臣鰲拜、三藩、收台灣》

最後悔的一件事:確立太子!過早的確立太子,有三點壞處:

一、怕自己的壽命太長,如果康熙皇帝自己的壽命太長就會影響太子的發揮,太子就會戰戰兢兢。

二、怕太子出現「閃失」,一旦出現一丁點毛病就會遭到兄弟們的攻擊,窺視儲君的皇子就會奪嫡。

三、隨著太子的年齡增長,太子身邊必定被群小包圍,長此以往一定會結黨營私危害皇權。

【太子說:好人也得逼瘋】

為什麼在「康熙皇帝」晚年出現「九王奪嫡」情況,我的看法是:

(一)、康熙皇帝自小確立的太子胤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露出破綻和失德,有不耐煩等表現。

(二)、康熙皇帝流落出對太子胤礽的不滿情緒,且康熙皇帝年齡的不斷增長與衰老,兒子又多,不乏有能力者要取而代之!

(三)、皇子們年齡的增長且都是天潢貴胄,窺探皇帝位置的皇子不斷湧現,彰顯各自的勢力範圍,不但威脅皇權,更威脅太子位。

【康熙:虎視眈眈的九個皇子】

康熙皇子的各自勢力是小時候在一起玩的親疏所決定的小範圍集團勢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凸顯了他們的野心膨脹,在康熙三十六年前後形成了「九個王子」局面。

第一集團:有索額圖支持的二阿哥太子胤礽為首,有四阿哥,十三阿哥胤祥的三王。有大學士明珠支持的大阿哥胤褆為首的一黨。

三阿哥胤祉在康熙四十七年代表著清流一派又蠢蠢欲動。還有就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成員有老九老十,老十四胤禵。

【皇子們各懷鬼胎】

康熙皇帝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們的黨派林立,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在等著太子胤礽出現偏差,即使不出現毛病也要想方設法製造矛盾把太子胤礽拉下馬來。

康熙皇帝生存下來的二十四個兒子有九個兒子在窺探儲君位置,那麼這九個皇子又分成四哥集團,在康熙四十七年的第一次廢太子胤礽的時候,大阿哥胤褆,三阿哥已經垮台,十三阿哥被圈禁。

外面只剩下干實事,不拋頭露面的四阿哥胤禛和八爺黨在爭雄。

【這就是八爺黨成員】

在外面還有「五位阿哥」爭雄。康熙皇帝又使用手段公開舉薦新太子,這一招又讓八爺黨首領「八阿哥」徹底失敗,八阿哥奪嫡無望。

接下來就剩下作為撫遠大將軍王的四阿哥的一母所生的親弟弟胤禵親哥倆的爭奪儲君,由於四阿哥胤禛本照「不爭是爭」的原則,在暗中埋伏了內外的有力支持者,麻痹了八爺黨的攻擊,轉移了八爺黨的視線,四阿哥穩中求勝。

【這就是雍正皇帝】

在康熙皇帝的晚年出現皇子奪嫡不是偶然的,由於康熙皇帝過早的確立太子,在後來的日子裡不乏有更多的皇子「精英」在湧現出來,對於那至高無上的皇帝位置,作為眾多的皇子們,人人垂涎三尺,如果不出現皇子奪嫡,那才是奇怪的事情,所以康熙皇帝自己在總結他自己的一生時候認為在皇位繼承人上,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敗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IVyXQBURTf-Dn59Z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