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抄答案,媽媽不打罵反而自豪地夸孩子,教好娃在一念間

2019-09-25     淅爸育兒記

嘗試找到孩子錯誤行為中的亮點,這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太難了,這需要家長具備一雙慧眼以及一份良好的育兒心態。

01 在孩子錯誤行為中找到亮點

有一位媽媽,在得知孩子考了100分之後滿臉懷疑,與其他親子不同,孩子很快就說出了原因。

「滿分?你咋考的100分?」媽媽笑容可掬的問到。但媽媽並非調侃孩子,也不是「微笑的母老虎」。

從語氣中能聽出媽媽是真心為孩子感到高興,但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這娃過去的表現是不可能考滿分的。

若是一般的孩子,可能就會有無數地謊話來讓家長相信自己是憑實力考得一百分,但這孩子很直接的就回答媽媽:「我抄的別人的。」

聽到孩子的話,媽媽絲毫沒有生氣,仿佛早預料到是這樣的結果,笑著繼續問孩子道:

「你左邊倒數第一」

「右邊倒數第二」

「你一個倒數第三」

「你抄誰的啊你?」

看到媽媽沒有生氣的跡象,孩子把自己的方法說了出來:

「我把他兩的答案和我的答案全部排除」

「剩下哪一個保證是對的!」

看到這裡,當時我會有一種感覺:這媽媽套路深,把孩子話全套出來後,接下來應該就是給孩子展示母老虎力量的時候。

然而...媽媽竟然一臉臭屁的夸孩子:

「隨我啊!就這點」

「腦子裡都是智商」

這媽媽的做法違反了我們的常規認知:孩子抄答案,不是應該批評教育一頓嗎?怎麼還誇起來了!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媽媽的做法,恰恰是家庭教育中的重點:成為孩子心中的安全島

02 當父母成為孩子心中的安全島,家就變成溫暖的家,孩子就變得自信

在嬰兒時期,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的悉心照料,隨著孩子成長,他們會發展出自我探索世界的能力。

在探索過程中,孩子的能力、經驗不足,會讓孩子不斷在生活中遭遇挫折,這份挫折給了孩子成就上的不安全感。孩子們會尋求父母的安慰,這是他們認為最能幫助他們掃除那份不安全感的人了。

如果此時家長給予孩子理解、支持、鼓勵,和孩子分享他探索世界時的一切感受,孩子就會得到充足的安全感。

有了這份安全感,有了父母做「靠山」,孩子就能繼續毫無顧慮地獨立探索世界。

這份安全感就是孩子最初的自信來源,父母的理解、安慰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03 成為孩子心中的安全島,家長可以這樣做

回到上述這位媽媽的做法中,我們進行一下解析,她是怎麼樣成為孩子心中的安全島的?

  • 不施壓,為孩子「做到了」而高興

首先她並沒有給孩子壓力不褒不貶,更沒有用物質獎勵激勵孩子,她給予了孩子最真實的感受:媽媽為你「做到了」而高興。

  •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基於對孩子的了解,她知道孩子肯定不是用正軌途徑獲取的,她沒有直接把事情挑明,讓孩子自己說。這給了孩子尊重,也基於她相信孩子自己知道錯誤在哪。

  • 尋找孩子的亮點

她絲毫沒有在意孩子的成績,而是在意孩子獲得這份成績的過程。

在孩子訴說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孩子的機智,就如她最後那句話「腦子裡都是智商」。

因為她的這些做法,所以孩子對她十分信任,從而對媽媽十分坦誠。母子間有著良好的親子關係。

接下來媽媽只需要幫助孩子規劃如何正確的達到目標的計劃,相信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基礎下,孩子那份隨媽媽的智商,能得到正確的發揮。

淅爸有話說:家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溫暖的,可以成為自己依靠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wljZ20BJleJMoPMkU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