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上,經常被問到的高頻率問題之一就是:「大夫,我這個藥回去自己怎麼煮?」
一般來說,裝飲片的紙袋上都印著常規中藥的煎煮方式,今天,我再人工跟大家聊聊幾個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
首先煎藥器具以砂鍋為最優。
因為砂鍋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導熱均勻,熱力緩和,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
不能使用用銅、鐵、鋁、錫等材質的器具。
煎藥過程一般分四步走,分別是洗藥、泡藥、頭煎、二煎。
第一步:洗藥。
洗藥就是漂洗掉飲片表面的灰塵,不要浸泡反覆沖洗,以免損失有效成分。
第二步:泡藥。
泡藥不可省略,不但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
泡藥用常溫水,加水量的控制是輕壓藥材,水面高於藥材表面3-5厘米即可,浸泡半小時到一小時。泡藥的水要與藥材一起煎煮,不要倒掉。
第三步:頭煎。
頭煎時,補充水量到高於藥材表面3-5厘米,大火燒開後轉小火10-40分鐘,從水沸後即轉為小火時計算煎煮時間,解表藥10分鐘,滋補藥40分鐘,一般藥30分鐘,過濾出藥汁。
第四步:二煎。
二煎最好加熱水,水量為高於藥材表面2-3厘米,大火燒開後小火煎煮時間比頭煎縮短10分鐘
過濾出的藥汁與頭煎藥汁兌到一起再分開服用,保證早晚各一碗的藥力均勻。
1、煎煮好的中藥要趁熱濾出,免得有效成分沉澱在藥渣上;
2、如果不小心把藥物煮干煮焦了,則此藥不能服用,因為產生了很多有毒物質,服用對身體有害。
今天講的中藥煎煮法是最常規的,還有一些特殊煎煮法,如先煎、後下、包煎、烊化等,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