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訊】在剛剛落幕的年貨節中,鮮燉燕窩品牌小仙燉全網銷售額達3684萬,同比增長347%,位列天貓和京東燕窩商品銷售額的TOP 1,再次拿下鮮燉燕窩全網銷售冠軍。
將目光拉回到2014年,小仙燉出現之前,市場上還沒有鮮燉燕窩這一獨立類目,而2019年天貓11月燕窩類目TOP10的排行榜上,鮮燉燕窩已占據6席,在雙11大促期間,小仙燉也交出了成為首個破億鮮燉燕窩品牌的答卷。
如果說過去的五年是小仙燉和鮮燉燕窩行業從0到1的累積,那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躍上下一級台階。
億邦動力了解到,在1月2日至18日期間,淘寶直播推出「總裁飯局」直播欄目,將提供官方的資源流量扶持,貫穿天貓年貨節。經過前期策劃、報名選拔和競爭PK,小仙燉最終成為了「總裁飯局」的首個開播品牌。
這也是小仙燉籌備的第一期PGC直播節目,從腳本、攝像、視覺到現場布置等細節均下了一番功夫。當晚,小仙燉創始人林小仙和好友GirlUp創始人吳靜在直播中交流分享了高知女性的生活方式,直播累計總觀看量超過166萬,5小時直播產出GMV超過110萬元,客單價提升450%,直播間粉絲增長數超過1.3萬。
在1月10號天貓年貨節結束的當晚,林小仙再次親自下場,直播4小時收穫424萬元銷售額,拿下了品牌滋補類目店鋪直播榜TOP1。在年貨節期間,小仙燉直播間的總銷售額超過925萬元,店鋪自播成為了小仙燉年貨節熱銷的重要支撐。
鮮有人知的是,在這組數據背後,小仙燉涉足品牌自播才僅僅兩個月的時間。
2019年的雙11,小仙燉達成了預定目標——成為首個進入天貓億元俱樂部的鮮燉燕窩品牌。其中,小仙燉店鋪直播間不僅帶來了2270萬元的雙11銷量,更讓敏感的小仙燉發現了和用戶溝通的新方式。
相比於外界認知,林小仙從不認為品牌自播只是拉動銷售的手段,它更大的勢能在於和用戶的溝通、品牌專業性的輸出以及信任度的提升。「品牌自播不是低價搶購的邏輯,而是要具有服務思維,核心是將品牌價值傳輸得更清晰,讓消費者敢於決策,而不是為了價格衝動購買。」
在林小仙看來,品牌自播的關鍵是自己去面對消費者的所有疑問,並從專業的角度答疑解惑加強用戶信任度,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購買粘性。在2019年億邦動力未來零售大會中,林小仙也根據親身經驗,針對品牌自播總結了五點建議和心得:
第一,直播常態化。品牌要保持較高的直播頻次,把直播做成用戶了解品牌權威信息的常規渠道。
第二,裝修品牌化。走在前列的護膚品品牌已經完成了直播間的品牌化,品牌形象與風格要在直播間的各個維度有所體現。
第三,主播專業化。不同行業的品牌都要找到主播專業化落地的方式,小仙燉的定位就是「鮮燉燕窩專家」。
第四,運營精細化。直播過程中,活動贈品和優惠要多樣化,但要將直播利潤計算清晰。
第五,活動節奏化。品牌要對一年中各個重要節點的活動做全面規劃,保持合理適度的活動節奏。
在年貨節之後,小仙燉CEO苗樹也給公司定了一個小目標:2020年要成為品牌自播的第一品牌。「這個第一不只是要拉動銷量和用戶增長,更重要的是讓小仙燉的專家從幕後走到了台前,用專業知識去為用戶答疑解惑,獲得用戶的信賴。」
從小紅書種草到跨界合作,從紅人主播帶貨到品牌自播,小仙燉經常被看作是一個「會玩」的品牌,但小仙燉並不認同類似的標籤。
林小仙表示,小仙燉所有看起來「會玩」的操作都是為了用戶,品牌只是在隨著消費者注意力的遷移而不斷改變。
「小仙燉第一條價值觀就是客戶第一。大家覺得小仙燉『會玩』,是因為我們跟用戶溝通的效率高。我們知道消費者要什麼,不做多餘的動作,聚焦的成果就會在銷售端顯現。」林小仙解釋稱。
據介紹,除了小紅書等渠道的UGC內容逐步增加外,小仙燉還收穫了很多明星用戶,包括陳數、張柏芝、李冰冰、張雨綺、景甜、歐陽娜娜、唐藝昕等。但目前小仙燉並沒有邀請明星作為品牌代言人,而是希望讓明星長期使用小仙燉的燕窩產品來進行真實分享,帶動口碑和內容傳播。
例如,在2020年的第一天,張柏芝在個人抖音帳號上發布的新年第一條視頻中,就向粉絲安利了小仙燉,並引發了抖音生態中關於小仙燉的討論。對小仙燉而言,其正是希望產生更多類似的分享內容,激發用戶的主動反饋。
林小仙始終認為品牌要更加細緻地關注用戶,關注用戶的產品需求、行為習慣、消費場景和消費心理等。如果品牌可以抓住這些變化,持續關注用戶信息,會自然而然地跟著用戶發生變化。
據介紹,小仙燉的用戶以一二線城市的女性白領和孕婦為主,其中26至35歲的用戶占比為60%,19至25歲占比為15%,35歲以上的用戶占比為25%。
此前,國燕委曾發布過一組燕窩行業的大數據:燕窩的消費人群以具有中高等收入的城市職員為主,這部分人群占比達到了一半。同時,26-30歲左右的用戶正在成為燕窩的主力消費人群,18-25歲的90後人群也已經躍居消費排名的第二位,燕窩滋補正在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因此,如何讓主流用戶以及越來越年輕的用戶了解燕窩和熟悉燕窩,一直是擺在行業面前的共同難題。林小仙向億邦動力表示,小仙燉之所以將「讓滋補更簡單」作為企業使命,其中有一個很複雜的原因——消費者心目中沒有品牌。「沒有品牌可選,消費者便會很混亂,不知道誰說的是準確和真實的,因此我們才要用專業的知識、專家的身份來教育市場,減少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之所以如此重視市場變化,是因為小仙燉判斷這將是打造新國貨品牌的秘訣之一。林小仙認為,這個時代的國貨品牌,除了關注市場和用戶外,還逃離不了兩個層面的努力:產品力的保證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其實在小仙燉之前,燕窩行業並未存在獨立的鮮燉燕窩細分市場。小仙燉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模式創新,推動鮮燉燕窩這一獨立新類目的誕生。那何為真正的鮮燉燕窩?一碗高品質的鮮燉燕窩要滿足哪些要求?如何獲得行業和監管部門的認可?又該如何塑造與上下游合作夥伴共生的生態圈呢?
這從0到1的五年,在外人看來甚是艱難,但林小仙回顧來時路後卻更加釋然。「其實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關鍵要看你能下多大的決心去解決它。」
林小仙提及的難題中不乏很多行業級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也是保證產品力的關鍵。例如,如何區別即食燕窩和鮮燉燕窩的工藝、如何跨國溝通和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如何在運輸過程中降低原材料的損耗、如何設計更適合鮮燉燕窩的包裝等等。
經過五年的沉浮和積累,小仙燉在今年成為了中國首家擁有鮮燉燕窩方便食品SC生產資質工廠的品牌,這意味著鮮燉燕窩擁有正式區別於即食燕窩的罐頭食品生產標準。
同時,小仙燉還將周期服務應用於傳統滋補燕窩行業的品牌,自建了C2M服務模式。用戶可以按月和年的維度進行購買,工廠按周進行配送。周期服務系統可以讓客戶在小程序中自動管理每一周的訂單,修改發貨時間和地址,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只有自建工廠,自我把控產品質量,再加上C2M服務模式的保障,才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最好的用戶體驗。」林小仙介紹稱,在2019年年底,小仙燉還與供應商共同成立鮮燉燕窩品質聯盟,最重要的目的仍在於保證產品品質。
(小仙燉創始人 林小仙)
林小仙表示,供應商之所以願意加入品質聯盟,是因為很多企業在和小仙燉合作的過程中,也在進行自我突破。「一家合夥夥伴在滿足小仙燉要求的同時,也提升了生產能力等細節。對於大家未來服務其他企業來說也更有優勢。」
對於小仙燉來說,2019年交織著「變與不變」。在林小仙眼中,小仙燉和用戶溝通方式在變,服務效率在變,但做好產品的初心和專注從未改變,這也是一條漫長且沒有終點的路。
(文 | 特約撰稿人 杜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