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的這些問題,「槓」到你懷疑人生

2019-08-20     江雨讀書

網絡上,一直活躍著一類物種,名曰「槓精」。

槓精之槓,從來不考慮問題的環境、條件、前提,為槓而槓,口若懸河,離題萬里,自我陶醉,堪稱一大奇觀。

但是,在哲學領域,也有一些看上去很「槓」的命題。

這些命題的高級程度,當然不是沒腦子的「槓精」們所能比的。

它們帶給人們的思考,也持續了百年、千年。

特別是有些命題,在東西方文明中驚人一致,堪稱槓中之槓、槓中之霸。

本文試著舉幾個有趣的例子。

一、飛矢不動

一根飛射而出的利箭,當它在空中時,其實是靜止不動的。

驚喜不?不容反駁。

這是著名的芝諾悖論之一。

說起這個論點,必須介紹大名鼎鼎的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

這位大牛,有兩個著名的觀點。

一個叫「原子論」,就是認為萬物由原子構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

另一個叫「萬物皆流」,世上萬物都在時間和空間中不斷運動變化。

這兩個觀點是緊密聯繫的,萬物運動,就要占據一定空間,其空間存在,就是原子構成的。

芝諾為了反駁他,提出了這個悖論,也就是用德謨克利特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

請聽題,芝諾開始「抬槓」了:

如果你認為空間是由無限原子構成的,那麼時間也是連續的瞬間的無限集合。

一支飛著的箭,可以把箭和標靶之間的距離(時間和空間)無限分割,而相鄰的兩個點之間沒有距離,所以箭是靜止不動的。

只從裡面看到了「槓」嗎?

實際上,這是很先進的思維方法。

把對事物的認識,用最理想的狀態進行推演。諸多的物理定律,就是這麼來的。

而且,芝諾悖論對於研究事物的運動,數學中的連續、無窮集合、極限等概念都很有幫助。

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這句話出自《莊子》。在我印象里,一直是「盈尺之木,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不管怎麼說吧,意思是一樣的:一根木頭,每天取一半,永遠都取不完。

這還是物質無限可分的問題,或者,數學裡以2作被除數的問題。

在西方,也有相同的觀點,同樣是芝諾悖論之一:阿喀琉斯永遠追不上烏龜。

阿喀琉斯是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描繪的半神英雄。

烏龜和阿喀琉斯之間的距離可以無限分割,他們之間存在無數個時間和空間,所以阿喀琉斯永遠追不上烏龜。

芝諾說,所有運動的物體在到達目標之前,首先要到達其一半的地點,而在到達其一半地點之前,還要到達其一半的一半。如果依此類推,運動就連起點也不會存在。

東西方的哲學家們,連「槓」都槓到了一起。

三、白馬非馬

字面意思很簡單,白馬不是馬。

這句話的原創是戰國時期的公孫龍,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白馬論》:

白馬非馬,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

曰:「有白馬,不可謂無馬也。不可謂無馬者,非馬也?有白馬為有馬,白之非馬,何也?」

……

後面還有挺長,主要的理由就是:

客方:可以說白馬不等於馬嗎?

公孫龍:可以。

客方:為什麼?

公孫龍:「馬」指「形」,「白馬」是「顏色」,兩者是不同的。如果你想要「馬」,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要求;如果你想要 「白馬」,黃馬、黑馬就不能滿足要求了。

假使白馬就是馬,那麼你要馬與你要白馬就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如果你要馬與你白馬沒有區別,那麼,給你黃馬、黑馬你為什麼不答應呢……

你要還是不要呢……

後面還有很長一段,如果全部放到這裡,估計你早已手起棒落……

實際上,這在哲學上,是「唯名論」和「唯實論」的區別。

「馬」和「白馬」都是「名」,都是一種從具體事物當中抽象出來的名詞概念,並不和某一個具體事物相對應,或者說「馬」和「白馬」只是人們為了便於表述而創造出的概念,現實世界中只存在「這匹白馬」或「那匹白馬」,但不存在「馬」或「白馬」。

四、烏鴉悖論

時間倏忽千年,來到上個世紀40年代。

德國邏輯學家卡爾•古斯塔夫•亨佩爾提出了烏鴉悖論,主要內容是:

首先,假設一個命題:「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

然後,觀察烏鴉,每次發現烏鴉都是黑的,對「所有烏鴉都是黑的」這個命題的信任度,就會逐漸提高。

這時候,歸納法原理看起來好像很合理。

但是,「所有烏鴉都是黑的」 的論斷,在邏輯上等價於「所有不是黑色的東西都不是烏鴉」。

如果你觀察到一隻紅蘋果,不是黑色的,也不是烏鴉,那麼這次觀察必會增加對「所有不是黑色的東西都不是烏鴉」命題的信任度。

你也許會問,這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就在於後面這一點,用於支撐前一個命題,是十分怪異,甚至是沒啥用處的。

可能烏鴉的例子不好理解,再舉一個宇宙星體方面的。

有一個歸納命題是這樣說的:「所有類星體都在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地方。」

同理,它的等價命題是:「所有距離地球不遙遠的物體都不是類星體。」

那麼,例子來了,你手中的手機距離地球並不遙遠,它不是類星體。

這個例子,對於印證「所有類星體都在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地方」,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呢?

這個悖論,說明了歸納推理讓人疑惑的地方。

你還知道多少非常「槓」的命題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rjFu2wBJleJMoPMSA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