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個,在人體所有臟腑中位置最高,故稱「華蓋」。
它象一把傘,為五臟六腑遮風擋雨。
人類生命是因為有氣的存在得以延續,因此,人死了被稱為「斷氣」。
而這氣主要由肺負責。
肺不僅負責一呼一吸之氣,還負責一身之氣。
脾把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傳送給肺,肺結合吸入的清氣,轉化成維持生命的氣血,散布給全身臟腑。
肺一旦出現問題,五臟六腑都會遭殃。
因此,養命先養肺。
肺最怕寒,當風寒犯肺首先出現的症狀是感冒。
感冒後最容易受牽連的是心和腎。
感冒是如何影響到心和腎的?
1、心
感冒後劇烈運動易患病毒性心肌炎,其最典型的症狀是無力。
這是西醫的診斷,病因解釋認為是感冒病毒感染心臟引起。
中醫認為:肺主一身之氣,首先體現於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宗氣的功能之一是貫心脈以行氣血。
當肺受到風寒侵犯時,心臟的氣血供應減少最明顯。
同時,劇烈運動增強心臟對氣血的需要量。
缺乏氣血供應是引發心臟疾病的主要原因。
2、腎
感冒可並發腎炎。
這也是西醫的診斷,病因認為是細菌下移至泌尿系統。
中醫認為:五行和五臟相對應,卻相生相剋。
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
肺為上水之源,腎為下水之源。
肺主行水,肺收集全身水液,如同上天散布雨水給大地滋養萬物一樣。
肺將水液下行至腎即腎水。腎水汽化成腎氣。
當肺抱恙時,就會影響腎引起腎臟的有關疾病。
因此,感冒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熬夜、疲勞等行為。
肺不好還會出現一些不明顯的徵兆,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卻會給肺帶來致命傷害。
哪些蛛絲馬跡代表肺出現了問題?
1、臉色不均,長黑色斑
如果整個臉顏色發黑,大多屬於腎的問題,因為腎主黑色。
但如果臉色不均勻,斑片狀皮膚發暗發黑,往往說明肺部垃圾毒素較多。
2、皮膚病
肺主宣發,將脾所傳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散布到全身,外達於皮毛。
皮膚保持滋潤不幹燥是因為肺在不斷輸送營養給皮膚。
要想皮膚好就要好好養肺。
大家都知道燕窩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其實,燕窩的主要功效就是養肺,任何養肺的食物對皮膚都有保養作用。
當肺供應給皮膚的津液減少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搔癢、脫屑、乾裂等,嚴重的表現為頑固性濕疹。
大多數皮膚問題其實就是皮膚缺少水分和營養的滋養。
因此,多給皮膚抹乳液能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症狀。
3、過敏性鼻炎
患過敏性鼻炎的人群多為肺內寒濕較重。
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表現是不斷地打噴嚏。
打噴嚏其實是身體的自救行為,它想通過這種方式把肺內的寒濕排出體外。
因此,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是幫肺祛風散寒。
4、排便異常
肺不好常會出現明明想排便,但好像沒有力氣排出來的感覺。
這是因為大腸缺乏氣的推動蠕動減弱,出現排便無力。
另外,肺火肅降也會使大便乾結引起排便困難。
肺的健康主宰全身臟器的正常運作。
那麼,我們如何簡單易行地保養肺?
1、干浴
肺是身體和外界接觸最多的臟器,病邪最容易通過肺臟入侵體內。
肺主宣發 經過汗孔排出體內的濁氣;將脾所轉輸來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散布到全身,內至經絡臟腑,外達皮毛;調節腠理,將汗液排出體外。
肺主皮毛。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排毒器官,不但可排體內的濁氣、水濕等垃圾毒素,還可抵禦外來病邪入侵,保衛身體健康。
皮膚是肺的守護神,也是肺和外界的屏障。
經常按摩皮膚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皮膚的防禦能力。
每天睡前或早上起床前,把雙手搓熱,然後象洗澡一樣摩擦臉部、上下肢皮膚,是最簡單的保護肺臟的方法。
2、洗鼻腔
肺怕寒又怕燥。
鼻子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
鼻毛主要負責過濾空氣中的雜質。
鼻腔不僅有濕潤空氣的作用,還是一個空氣恆溫器,讓進入肺部的空氣溫度不會太低。
因此,鼻腔健康對肺至關重要。
每天用鼻子吸涼水進鼻腔,然後再從鼻腔擤出,幫鼻腔洗澡。
這樣可提高鼻腔的抗寒、抗病能力,能更好保護肺的健康。
但水一定要乾淨,有條件的可用純凈水或生理鹽水。
3、通便
肺和大腸相表里。
正常大腸內含較多食物中的水分,但為什麼排出來的大便會是固體形狀?
因為,大腸內的水分在小腸溫度的熏蒸下汽化上升到了肺部。
如果經常便秘,腸內燥熱、毒素等夾雜著濁氣上升會影響肺的健康。
有些孩子持續咳嗽,喝了很多止咳糖漿就是好不了,很大可能是便秘所致,只要幫她通便咳嗽不治自愈。
經常刮食指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4、多食白色食物
五色入五臟,白色食物入肺經。
凡是白色食物如銀耳、藕、蓮子、百合、山藥、燕窩、梨、白蘿蔔等多有滋陰養肺的功效。
5、深呼吸
用鼻子平穩地深吸氣,直到整個肺部充滿氣體,讓氣體在肺部停頓4秒鐘,再把嘴縮成「O」形,徐徐將氣呼出,直到呼完最後一口氣。
這樣可以把肺內的廢氣、濁氣完全排出,換成新鮮氣體。
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的山林間,不但氧含量高,還能保證吸入肺部的氣體少污染。
定期做深呼吸如同給肺部做大掃除。
6、主動咳嗽
每天早上有意識主動咳嗽或大聲吶喊,有利於把肺內濁氣、濁痰排出體外。
7、敲肺經
左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用右手握空拳,自左肩窩的位置稍用力敲打沿著手臂偏外側一直敲打到拇指指端,在肩窩、肘部、掌跟三個位置重點敲打。
每天敲打5至10分鐘,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從而達到補肺氣養肺經。
好好養肺讓你從此擁有好皮膚、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