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國首例「集體土地」住宅地塊成交,代表小產權轉正嗎?

2019-09-17     大偉看樓市

F81屬性的土地:也就是北京這幾天成交了歷史上第一次集體土地供應有部分產權的商品房——共有產權房。

1、京土集使掛(興)[2018]003號,起始價為人民幣158879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均價29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2:京土集使掛(興)[2018]004號,掛牌出讓起始價為人民幣162089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均價29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3:京土集使掛(興)[2018]005號,掛牌出讓起始價為人民幣220862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均價29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公告顯示,大興區瀛海鎮這宗地塊的競得人為北京上瑞置業有限公司,成交價為15.13億元,以起始價成交。該地塊位於南五環外,京台高速與黃亦路交叉口附近,周邊有地鐵8號線瀛海站,交通便利。根據掛牌文件,該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為4.79萬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10.81萬平方米,容積率為2.5,未來將建設共有產權房,銷售均價2.9萬元/平方米。在配套設施方面,該地塊將配建一處幼兒園。為保證配套幼兒園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該項目實行統一規劃,改變以往教育用地的劃撥方式,同步研究教育用地與共有產權房建設配比的供地方式,由開發單位無償代建後移交相關主管部門。

首先:土地屬性沒有變化,所有權依然目前是集體土地。

地塊掛牌條件中:

第四條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及我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試點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本次掛牌出讓宗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責同權。根據集體經濟組織轉讓協議、北京匯瀛恆業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及北京興福集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其土地所有權屬於瀛海鎮西一村和瀛海鎮西二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轉讓期限內的使用權屬於北京興福集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按照國家及我市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該宗地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共設施均不在本次掛牌出讓範圍內。

其次:對北京市場供應量將有明顯增加:

北京樓市2019年徹底進入供應井噴時代,共有產權、限競房,大量供應,使得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供應增加,庫存開始明顯上漲。

從房源供應看,包括最近入市的朝陽區共有產權房、另外豐臺、海淀、大興等區域也大量上市,整體緩解了剛需市場供需結構。共有產權房售價遠低於商品房總價。

第三:除了之前的集體土地外,年內北京住宅類共有產權土地也明顯增加。累計北京成交了共有產權住宅地塊32宗,合計供應的規劃建築面積為336萬平米。不計算之前的自住房地塊轉共有產權,這部分土地已經可以建設4萬套共有產權房。

第四:對市場的影響

相比集體土地建設公租房,因為收益時間長,投入成本高。對於集體土地建設共有產權等保障房,集體投入少,收益快。意願更強烈。

這一政策如果全面試點,將會帶來大量的土地供應。但需要明確的是土地使用年限,和使用年期到期後如何續期。

另外,對於北京來說,這一類型的共有產權房,到底如何計算購房者的產權比例,肯定不能按照商品房對比。所以後續肯定還有更多的配套政策。

但這個政策的變化,可以說是集體土地使用的一大部分,意義非常大!

2015年2月,北京大興等33縣(市、區)被國土資源部確定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試點地區。

2016年1月,北京市贊比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8.05億元競得名稱為「2號地小B地塊」40年的土地使用權,這成為北京第一宗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全國其他城市也有類似嘗試,但整體看,數量不多,而且全部是非住宅類經營性土地。

非農建設用地,也就是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農村改革的一大步,賦予了農民和農村集體的更多權益和收益。

過去從事非農業建設使用土地的必須國有化,也就是必須經過地方政府收儲後,按照用途招拍掛使用。這可以說是過去幾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土地財政的基礎。地產政府占有了過多的土地收益,而農民與農村集體的土地收益較低。

這一政策全面落地預計影響主要還是一二線城市,之前因為未放開住宅類屬性,所有影響不大,但如果放開住宅類屬性,對市場來說將有非常大的影響,現在看,因為土地所有權屬性還未改變,產權依然是集體,但巨大的土地差價依然會對住宅市場帶來明顯供應。

一旦這個政策全國試點,即使只建設保障房,對市場來說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但因為產權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所以除了北京外,其他城市試點必須要有產權的配套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LyVPm0BJleJMoPMQI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