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何為物?這一次讓你一清二楚

2019-11-15     漾太極

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談中國傳統文化,如何不了解氣一元論,恐怕你對中國傳統文化真正認識不多,因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就是氣一元論,有了氣一元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就出現了一個最前沿的系統科學體系,如果氣一元論沒了,中國傳統文化就只成了空洞的哲學想像,被西方科學吊打!

很多人在想,氣到底是什麼?說句實話,中國沒有幾個人能夠正確認識。許多人受西方科學的影響,總是試圖把氣看成一種具體的東西,可科學上卻無法證實,只成了空洞的想像了。

不過,在中國古代,對氣的認識是清晰明確的,因為古人一直是用一種物質的聚散來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的,而這種終極統一的物質就是氣。

那麼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

答案很簡單,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氣的組合,我們看到的一切實體是氣的有組織形式,而看起來空無一物的空間則是氣的無組織形式。一句話,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氣組成的。

老子說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假如萬物歸一,這個「一」我們應該給它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答案很多人想不到!它本無名,因為它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我們怎麼可能用它的一種組成物為它命名呢?

所以老子才說,名可名,非常名。不過,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又必須給它起一個名字,於是先哲們根據它在空間中的形象——連續的,運動的,象雲氣一樣,取名為氣。但我們一定要清楚,氣本質上指的是終極統一的物質。

假如萬物歸一,自然規律是什麼?顯然,它不可能是某種具體的東西,萬物分解後最後都是同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東西,它告訴我們不了任何答案,況且分解到一切程度,物質就消失了,變成了能量,你根本無從觀察。真正的自然規律只可能是一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原理。因此,老子才說,道可道,非常道。

西方科學中的物質基礎是死的基本粒子,它本身沒有能量,只有外力作用它才可以運動。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基礎物質——氣則是活的,它是物質和能量的統一體。

從西方科學角度你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它假定了物質基礎是死的,而按照氣一元論,空間中連續著統一的物質,它們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緊張地相互壓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這種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質才不斷在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中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個暫態的有序結構。

顯然,只要是物質性的存在,它一定是在被壓迫中存在,本身就充滿著能量,其能量大小就體現在物質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之上。相對來說,有序的物質密度大,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低,內聚的能量就大,無序的物質密度小,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低,內聚的能量就小。

因此,當物質從有序狀態向無序狀態轉化會向外釋放能量,反過來,這些釋放的能量又會引起連續在周圍空間中的混沌物質重新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個暫態的有序結構,以此類推,能量便通過連續物質緊張程度的變化在空間中流動。

西方科學一直走的是還原論道路,因為它假定了少數幾種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的存在。可事實上,基本粒子並不基本,因為它們都可以轉化為同一種更基本的東西——能量,用能量也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可能量是什麼?它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科學家們迷惑了。顯然,西方科學中的能量就等價於東方科學中的氣。不過,西方科學中的能量是凌駕在物質之上一種神秘的東西,而東方科學中的能量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屬性,它就體現在物質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之上。

許多人不明白,既然氣是客觀存在的,為什麼精密儀器卻觀察不到它呢?原來,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既然萬物歸一,那麼組成精密儀器的物質必然也是由氣組成的,它和所有被觀測的物質本質上是一樣的,如果用精密儀器觀察,我們只能觀察到它的有序狀態,因為有序狀態使物體出現了一種個性,兩種個性差異的東西之間可以找出差別,如果物質處於無序狀態呢?物質只成了一種共性的物質,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差別,你又如何觀察呢?

現在大家就知道西方科學的問題了吧!它迷信精密儀器,不承認觀察不到的物質的存在,其實,觀察不到並不意味著不存在,當物質處於無序狀態下,它就是永遠無從觀察的。西方科學的最大問題就是忽視了隱藏在精密儀器背後的世界。

現在不少人糾結於暗物質的存在,中國傳統文化早就說明了,它就是統一物質的無序狀態,它和可觀察的物質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兩樣,不同的只是有序狀態的物體出現了個性可以觀察,而處於混沌狀態的物質只有一種共性,它無從觀察。

西方科學中的問題是極多的,一是忽視了物質在空間中的連續性,使生命問題不可認識。從氣一元論就可以知道,生命問題本質上並不存在,它就體現在物質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之上,萬物都是由這一種生命之流匯聚而成的。之所以有生死,僅僅是相對於物質系統而言的,聚則生,散則亡。就物質本身來說,它是沒有生死之說的,或者說永遠是活的。

二是忽視了物質徹底的統一性。大家想一想就清楚了,假如物質是由少數幾個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組成的,那麼它們既不可能伸縮,又不可能變化,彼此之間又如何相互作用呢?而到了東方科學中,萬物歸一,一切物質都可以相互轉化,從無序向有序轉化,從有序向無序轉化,普遍聯繫就體現在連續物質有序和無序周期變換之中。

一旦領略了氣一元論的本質,一個全新的科學體系就來了。即用一種物質的聚散解釋自然界的一切。這是一個標準的系統科學體系,因為物質的聚就是物質系統的產生,物質的散就是物質系統的滅亡,物質聚散的規律就是大自然最普遍的規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x8hUm8BMH2_cNUgRQ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