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揭秘:越南人能打敗美帝,全靠這位將軍學習中國游擊戰經驗

2019-08-26     孟話歷史

文史大參考

冷熱軍事史 , 作者 SOUL迪爾


作者:SOUL迪爾

編輯:冷小軍 / 出品:冷熱軍事史


提起北越軍隊將領,一般最先想到的是號稱北越軍神的武元甲大將,或是曾上過中國黃埔軍校的洪水少將,或是指揮西貢戰役和侵柬作戰的文進勇大將。

不過,若論對越戰勝利貢獻最大的,恐怕還是曾任北越軍隊二號人物的阮志清大將。六十年代他在我國的知名度不比武元甲大將低,但在作戰犧牲後卻被北越官方刻意淡化,變得鮮為人知。


阮志清


南方局中的親華派

1954年在中國援越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下,越軍取得奠邊府大捷,殲滅法軍1.6萬,其中生俘萬餘人,並迫使法國人又坐到了日內瓦的談判桌前。

法國佬意圖從越南抽身之際,也不忘挖個坑噁心北越。在美國的授意下,法國拋出一個不懷好意的停戰撤軍方案。由於北越主要軍事力量都集中在越南北部,因此法國提出以北緯17度線為分界線,北部由越共控制,南部歸越南臨時政府控制,越共和法國都需撤出其在南北的一切軍事力量。


在奠邊府作戰的法國兵


消息傳來,以黎筍為首的北越南方局成員肺都快氣炸了,因為此時南方局在南越還有幾塊根據地和一些武裝力量,撤軍北上的話他們不知何時才能打回老家,因此越共中的南越人堅決不答應和談條件。

中方談判代表深知經歷抗日戰爭和九年抗法戰爭後,北越早已元氣大傷,急需一個和平穩定的時期進行經濟建設和土改,因此力勸北越接受這一條件。

阮志清此時雖然也是出身南方局的越共負責人之一,但十分贊同中國的意見,在他的極力勸說下,北越同意了法國的和談條件,撤出了部分在南越根據地的武裝。


越共南方局負責人黎筍


然而,多疑的黎筍在心中對中國產生芥蒂,懷疑中國企圖分裂越南。阮志清過早去世後,由於再也沒有受黎筍信任的人從中調和,自以為是的他很快走上反華之路。

北越兩條軍事路線之爭


1959年,時任北越軍委第一副書記的阮志清被授予四星大將軍銜,這是北越人民軍中的第二個大將。毫無疑問,他已成為北越武裝力量中僅次於武元甲的二號人物。

不久中蘇關係惡化,為了拉攏北越,蘇聯加大了對北越的軍事援助,以國防部長武元甲為首的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蘇聯,並對蘇聯機械化部隊的鋼鐵洪流羨慕不已。


阮志清與武元甲


回國後,武元甲向胡志明彙報說:「蘇聯老大哥的大兵團大縱深作戰思想太厲害了,我們也應該大力發展自己的裝甲部隊,這樣才能擊潰南越偽軍!」當時越共中央一直在謀劃收復南越的戰略計劃,武元甲的意見代表了北越親蘇派的觀點。

阮志清大將對此堅決予以反對,他提出:「我們國家就這麼點經濟實力,發展大規模裝甲部隊,既不適合越南地形,也根本消耗不起。」與此相反,在研究了中國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經驗後,他極力主張在南越敵後建立根據地,大力發展敵後游擊戰

關於解放南方的兩軍事路線之爭也使得武元甲和阮志清這兩位北越軍隊頭號人物的關係極為惡化,儘管奠邊府戰役期間他們曾並肩作戰。之後兩人之間的爭論持續不斷,直到阮志清犧牲後才結束。

在兩人的爭鬥中,胡志明是顯然支持武元甲的,主要是他太欣賞這個將軍了。但他同時也認為學中國的經驗是必須的,還寫了《中國革命的經驗》的文章。黎筍出於邊緣化武元甲和提拔南方局親信的個人目的,則支持阮志清。

最終北越選擇了阮志清的方案,開始不斷派遣人員秘密南下重新開闢南方根據地,畢竟蘇聯老大哥路途遙遠,能運來的軍事援助杯水車薪嘛,當前還是得依靠中國同志的援助。而且毛主席也很欣賞阮志清的戰略思想,並由於美國介入南越事務,而表示願意暗中提供一定的援助。


胡志明與阮志清


在南越開展游擊戰

1960年阮志清大將被任命為越共南方局書記,開始了他經略南越的戰略布局。次年,他親自率領4萬北越正規軍,通過越柬邊境的胡志明小道,重返南越老根據地。部隊一到各地很快以連營為單位擴散開來,發動當地人民開展游擊活動。

為了避免陷入韓戰因為南北開戰而遭聯合國軍干涉的不利局面,南下的北越正規軍統一自稱南越解放陣線,並成立了一個以南越左翼知識分子為名義領袖的政權南越民主國,這樣南北越之間的衝突就演變為南越境內兩個政權之間的內戰,美國一時無法提出入侵北越的有力理由。


南越叢林中的南越解放陣線游擊隊


阮志清將南方各游擊隊合編為統一指揮的正規武裝,並學習中國建立敵後根據地的經驗,依靠黨組織發動南越群眾在南越農村建立了各級政權,同時也建立了民兵、地方武裝和正規軍的三級梯隊式結構。他組織部隊看歌劇《白毛女》,讓軍隊開會憶階級苦,來強化戰士們的鬥志。

隨著南越游擊戰的蓬勃開展,1965年美國終於按耐不住親自下場,派地面部隊清剿南越解放陣線。由於痛切意識到美軍的火力強大,阮志清打定主意,迫使對方不得不分散兵力,疲於奔命,從而使北越軍隊能抓住戰機,打贏有把握之戰,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就是「逼美國人用筷子吃飯」

在這些游擊戰中最著名的當屬德浪河谷戰鬥,1965年10月南越解放陣線以兩個步兵團伏擊美軍第一騎兵師的搜索部隊,斃傷美軍479人,自身傷亡僅354人。戰後美軍為了掩蓋失敗,吹噓消滅越軍2000餘人,甚至還拍了電影《我們曾是戰士》來表現越軍被殺得屍橫遍野。


電影《我們曾是戰士》中遭到伏擊的美軍


犧牲於美軍的轟炸

南越解放陣線的根據地日益擴大和游擊隊活動的日益頻繁,引起了美軍的恐慌。美軍駐越司令、四星上將威廉•威斯特摩蘭曾評價道:「在越共高級將領中,阮志清是唯一具有第一手知識的人,只有他懂得,面對美國火力進行常規戰爭是多麼大的不幸。」

為了拔掉阮志清這顆眼中釘,1967年3月,美軍向位於西貢以北40公里地區的越共「鐵三角」根據地發動了「雪松倒下」作戰行動,該地區正是北越南方局的駐地,由阮志清親自坐鎮指揮。

阮志清深知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的危險,時值中國軍教片《地道戰》的上映,對中國游擊戰方式極為推崇的阮志清靈機一動,動用了兩年時間和大量人力物力,在這一地區修建了大型地下隧洞工事。

整個地下隧洞長約250公里,兩頭連接西貢市區和越柬邊境,同時還連通胡志明小道,可謂四通八達。工事內各種設施包括指揮所、參謀室、彈藥庫、火力點和醫療室等,最寬處寬達六米,或擁有三層隧道結構。地道工事內還遍布各種陷阱和機關,用於與美軍進行地下戰鬥時使用。

地下工事貌似固若金湯,但也挨不住美軍液體火焰噴射器和航空溫壓彈的連續不間斷攻擊。在美軍B-52重型戰略轟炸機的轟炸下,南方局總部遭到徹底破壞,阮志清大將也在轟炸中被炸身亡。


越戰中正在投彈的美軍B-52轟炸機


為了掩蓋反「雪松倒下」作戰的失利,北越官方謊稱阮志清大將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並為其舉行了國葬。毛澤東得知後非常惋惜,親自發來唁電。在所有越南領導人中,毛澤東只給兩個人發過唁電,另一個就是胡志明。

阮志清死後,以武元甲為首的親蘇派重掌軍事主動權,並在1968年和1972年分別對美軍和南越偽軍發動了春季攻勢和復活節攻勢兩次大規模進攻。


越戰中的北越軍人


從戰術上來講,兩次攻勢是顯而易見的失敗的,不僅兵員損失巨大而且幾乎耗盡了中蘇援助幾年的軍事物資,要不是因為美國內的反戰運動高漲而迫使美軍撤離,越南戰爭不知還要持續多久。

毫無疑問的是,正是阮志清大將生前在南越敵後戰場的游擊戰,迫使美國陷入游擊戰的泥潭而不得不撤退,並使得北越始終能掌握髮起戰役的主動權,最終在1975年的西貢戰役中解放南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Ns00mwBJleJMoPMVr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