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的這些食品,真的安全嗎?當心你與中毒就差了一步!

2020-05-05   上海普陀發布

當「國民網紅」李子柒風靡各大媒體,在如詩如畫如仙境一般的自家小院做醬油時,你心中有否一絲絲羨慕?尤其在這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年代,你是否也想嘗試自製食品,會覺得更加安心健康?總覺得在家裡自選食材,自製美食,會營養更豐富,還會有收穫的喜悅和滿足感。

但是

手工製作的泡菜、腐乳、葡萄酒、酸奶

真的會比工業化批量生產的食品

要來得更安全,更健康嗎?

其實這還真的不一定

案例1

李爺爺迷信偏方,在家裡自製養生酒。結果飲用後出現頭暈目弦,小便失禁等情況,送去醫院後才發現是因為甲醇超標,引起中毒,繼而引發神經系統損傷、眼部損傷和代謝性酸中毒。

案例2

80歲的張奶奶在家自製豆腐乳,一次毒倒家裡10口人,相繼出現了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後來甚至多臟器衰竭。送院後10人被確診為急性肉毒毒素中毒,住進重症監護室,前後治療周期兩個多月,花費至少八十萬元余,最後還有3人已不幸死亡。

所以自制食品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不要盲目投入 要注意方法!

小心小心再小心!

自製食品正確的打開方式

制腌菜

風險:亞硝酸鹽

自製腌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不僅是劇毒物質,還可能致癌。

1、選擇瓦罐來進行腌菜,因為瓦罐會更有助於空氣中的乳酸菌進入,有利於發酵。而且密封泡菜時,一定要保證菜和水的容量占到整個容器八成以上的空間。

2、往腌菜內加一些乳酸菌或大蒜。

3、腌制一個月之後再吃:從第三天開始,腌菜罈子裡面的氧氣就會因為微生物的繁殖而耗盡,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因逐漸被氧化而減少,並且趨於穩定。整個腌制過程需要十五天左右,建議一個月後再吃,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

4、食用腌菜的同時配合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彌補營養的損失。

制醬料

風險:黃曲黴素

許多人非常愛吃醬。用來配菜配飯都方便又好味道。但如果自己制醬,操作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非常容易發生情況。不僅在在原料的選取與處理上,還有醬料容器的殺菌清洗和密封性的問題。

1、保證原料質量。首先做辣椒醬、番茄醬時,一定要做好製作前的清洗工作,防止一些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卵的殘留。製作花生醬、芝麻醬等糧穀類醬料,則要做好對黃曲黴素的預防。

2、一定要進行浸泡和清洗。對於新鮮的辣椒和番茄,一般浸泡1-2小時;芝麻稍微過一下水即可,但要注意原料的選購。

3、做好醬料容器的殺菌清洗工作,如放在鍋里煮或者蒸汽蒸。還要保證好容器的密封性,密封性不好,就有可能導致醬料腐敗,產生致病菌,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製藥酒

風險:寄生蟲、有毒礦物質、致病菌

藥酒,看似是治病養生之物。但如果藥材上可能沾有病菌、微生物、寄生蟲等就得不償失了。如果藥酒中含有有毒礦物質,可能會使人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假如保存的氣溫不恰當,藥酒還可能發生腐敗霉變,產生致病菌。如果浸泡的容器,選擇不恰當的話,也可能會使有毒有害物質溶於藥酒中。藥材選取不恰當的話,也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1、合理選用藥材:建議在醫師指導下購買藥材、使用藥酒配方。

2、一般選用五十度以上的飲用酒進行泡製;五十度以上的酒在浸泡過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殺滅中草藥材中的病菌、有害微生物、寄生蟲等。

3、容器最好選用瓦罐或玻璃瓶:

塑料瓶可能會析出塑化劑危害人體健康。也要避免使用金屬容器,金屬容器容易溢出有毒物質或發生化學反應。

4、儲存在陰涼乾燥之處,避免陽光照射和暖氣烘烤。

5、開封后儘快使用完。

制酸奶

風險:雜菌

酸奶製作基本原理是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在適合的溫度下發酵,進而把牛奶中發熱乳糖成分分解成為乳酸。家中製作酸奶,一般不具備殺菌條件,無法去除其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會引起腹瀉、頭暈、頭痛、噁心等症狀,甚至會造成一些食物中毒。

1、優選奶源:儘量購買生產日期比較新鮮的純牛奶,不建議購買未經處理的鮮牛奶。

2、酸奶菌種選擇大牌原味酸奶。

3、過程中要注意滅菌:製作時最好戴上無菌手套,溫度儘量控制在40℃-45℃之間。最好選用酸奶機恆溫發酵。

4、保存時注意要冰箱冷藏、密封保存,而且時間不要超過三天。每瓶酸奶使用時儘量一次性喝完。

食品添加劑大揭秘!

很多人迷戀自製,很大一方面就是內心非常牴觸食品添加劑。因為食品添加劑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腎臟無法代謝,容易致癌等各種可怕的遐想。

食品添加劑有毒嗎?

針對食品添加劑而言,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其實,食品添加劑在運用時,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對人體就不會造成危害。

【注意】在中國,食品營養強化劑也屬於食品添加劑範疇。(食品營養強化劑「指為增強營養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屬於天然營養素範圍的食品添加劑」。)

所以,任何事物都掌握一個度的把控即可。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家自製食物時,難以實現對這個度的把握,沒有專業的儀器,我們肉眼無法判斷食品究竟是否安全。有醫學院食品專業的學生做過一個小實驗,將寢室自製的酸奶帶到實驗室測量,結果致病菌都嚴重超標。

工業食品的安全性

正規的工廠里殺菌是非常嚴苛且專業的,通過超高溫、超高壓或者巴氏消毒等方式進行滅菌,可真正兼顧美味與安全。

比如說發酵品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而工廠生產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之後還有質檢部門再對食品進行相關的檢測等等。而只有經過層層殺菌、檢驗的食品,才可以在市面上進行流通。

千萬拒絕「三無產品」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正規的工業食品,注意查看食品標籤,這樣才能儘可能保證食品的安全。而三無產品,通常沒有批准文號,沒有通過國家相關質檢部門的質量檢查,繼而食品安全自然也得不到保障,可能大腸桿菌、致病菌、食物添加劑等都會嚴重超標,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等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

資料來源:實用小百科

編輯:常津銘

普陀這些老舊小區即將大變身,還能「私人定製」

太補了!小米粥這麼煮,效果如同吃人參!

「2020五五購物節」全球大直播就在20時18分!

學會這幾招,舊衣服也能煥然一新!

看直播抽大獎!「55購物節」帶你「雲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