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式養老」未必適合所有人,親歷者直言摩擦很多,雙方難相處
文 | 媽之道(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如今老人的儲蓄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又加上獨居老人的增加,因此,市面上提供的養老方式越來越多。
我國近幾年也受德國的啟發,引進了一種「候鳥式養老」的方式。
什麼是候鳥式養老?
顧名思義,這種養老方式就是指老人像候鳥一樣,在 不同的季節去不同的地方養老。可以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選擇溫暖的地區度過。
也可以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選擇涼爽的地方度過。
這種養老方式,可以給老人帶來幾個好處。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獨居老人也有伴
如今的候鳥式養老,已經發展到在適合老人居住的城市,有專門的的季節性 養老機構了,因此不需要他們在到達一個地方後再自己找位置居住。
即使不選擇養老機構的老人,也可以幾個人 一起組團出去養老。
因此,對獨居想有伴的老人而言,很合適。
價格實惠
候鳥式養老既可以享受到旅行養老的風景、樂趣,而且因為在同一個地方 住得比較久,在費用上,就比旅行養老便宜很多。
如果老人選擇幾個人一起 抱團養老,價格上可能就更加便宜。
對老人的健康有很大幫助
人是有適宜生存的溫度的,合適的溫度應該為18℃~24℃,合適的濕度應該為45%~65%。
而且老人的身體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更大,過熱和過冷的溫度都可能讓他們的 心臟受不了,從而突發疾病。
因此,在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對他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不過,「候鳥式養老」也出現了很多散夥的情況,親歷者表明,這種養老方式看著好,存在的問題卻太多了。
基礎條件差,出行不方便
有些「候鳥式」養老機構雖然環境非常的優美、宜人,但是大多遠離市區,基礎條件差, 出去購物、買藥都很不方便。
有時候交通還不方便,出去一趟,或收收兒女寄來的快遞都不容易。
異地使用醫保的問題
一些身體有疾病的老人在異地養老時,如果需要 看病、買藥或住院,使用醫保報銷時也很不方便,還要麻煩另一個城市的兒女。
相處過程中矛盾難免
一起抱團旅居養老的老人,可能一開始就互相不熟悉,硬是被湊到一起。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客客氣氣。
但人和人之間的 習慣不同、性格不同,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同等種種原因,矛盾和摩擦也就來了,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想回家,覺得還不如居家養老,麻煩少、安逸。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還需要人照顧
雖然合適的溫度適合老人的健康,但是一些身體不好,還需要人照顧的老人可能就不適合長期居住在那。
長期由別人照顧,孩子看不到情況,很容易擔心。老人也可能得不到妥善照顧。
如今的養老方式雖然很多,但是老人們也不能喜歡哪個就選哪個,還是需要結合自身的條件和需要來選擇。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種養老方式適合的人群,供大家選擇。
居家養老
在家養老 和兒孫住在一起,或者他們時常過來看望是很多老人想要的養老方式。
而且待在自己家裡,老人也覺得更加的親切、踏實。
這種養老方式算是適合絕大部分的老人了。
但是身體不好,還沒有人照顧的老人可能就需要慎重考慮,看看是否要請保姆或選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
有些社區擁有完善的養老措施,比如:送餐、上門看病、志願者父母等等。而且有孩子的老人還能方便他們看望。
這種養老方式也 幾乎適合所有老人,不過目前全面實行的難度太大, 少部分社區才擁有這些父母。
想要搬到這樣的小區可能花費很多,有錢的老人們可以選擇。
機構養老
機構養老也就是養老院,養老設施比較完善,因為很多老人都不喜歡養老院,因此身體不好或沒人照顧的可以選擇。
不過養老院的市場 良莠不齊,還是要有辨別的能力,而且好的養老院花費太高,也需要一大筆的養老金。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QvRKXcBct9sAqDckm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