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鱧 [lǐ](Channa argus)就是我們俗稱的黑魚,又叫烏魚、蛇頭魚,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廣東人則習慣叫它「生魚」。作為中國最常見的食用魚之一,wuli烏鱧似乎怎麼做都很好吃。
烏鱧屬鱧科鱧屬,原產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成年烏鱧體長一般在40~80厘米之間,身體呈圓筒形;體色多為黑灰色、棕黃色,背部和頭頂顏色較深,腹部為淡白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兩側各有兩行黑色斑紋;背鰭很長,幾乎與尾鰭相連,尾鰭呈圓扇形;頭尖而扁,口寬大,和蟒蛇有幾分相似,因此喚作蛇頭魚。全國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並且有大量人工養殖。
我國長江以南水系還分布著一種與烏鱧同屬不同種的斑鱧(Channa maculata),俗稱豺魚。兩者外形相似,所以經常混淆。主要區別有:烏鱧體形更修長,體色較暗,斑塊大且輪廓清晰;而斑鱧體形較短,斑塊小而雜亂。但最大的區別在頭部,烏鱧的頭頂有七星狀斑塊,而斑鱧的頭頂為漢字「一八八」形條紋,並且尾鰭有兩道弧形斑紋。
然並卵!有些個體特徵並不十分典型,有時候光看圖片真的很難區分。
烏鱧是異常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喜歡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水流較緩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它們常埋伏於水底層伏擊獵物,是當之無愧的水中殺手。成年烏鱧以各種小型魚類、兩棲類、甲殼類生物為食,且食量驚人,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據說一條烏鱧就能吃光一整池塘的魚。
越是兇猛的魚類似乎越是能勾起人類的食慾,烏鱧是一種絕佳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產肉率高,鮮美細嫩並且還少刺。黑魚煲湯、清蒸、紅燒、酸菜魚或者做成水煮魚,怎麼做都很好吃。
另外有些常見的食用魚的俗名和烏鱧(黑魚)容易混淆,比如名字里同含有「鱧」字的筍殼魚(雲斑尖塘鱧)和南方常見的稻花塘鱧(塘鱧),其實他們都是蝦虎魚亞目的魚類,和烏鱧關係較遠。北方人還習慣把一種海魚——許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叫做黑魚,日本人則用漢字「鱧」代指海鰻(Muraenesox ciner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