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山楂茶飲

2019-11-20     食以家食療

提到山楂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消食,無論大人小孩,飲食吃多了,吃點山楂都能幫助消化。


尤其是肉食,山楂的消化能力最擅長。

山楂其實不僅對胃中沒有消化的食物能消食,對身體內部,進入血液的積滯也同樣有作用,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降血脂作用。

「血中之瘀」就是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淤積,也就是高血脂、高血液黏稠度造成。

現代研究顯示,山楂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山楂在中醫上性溫,「色紅入血分」,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對產後瘀阻腹痛、疝氣墜脹痛、血瘀痛經、閉經等都有很好幫助。

《食物本草》化飲食,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化血塊氣塊,活血。

《醫學衷中參西錄》:山楂,若以甘藥佐之,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日用本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

《食鑒本草》:化血塊,氣塊,活血。

上次分享山楂蜜餞時,用的小山楂,有朋友就幫忙普及了下,大小山楂的區別。

山楂我們最常見的是大個的,今年我們這邊有了小山楂。

大的山楂是我們常吃的糖葫蘆所用的山楂,直徑約2.5厘米,深紅色。

小山楂其實也叫山里紅,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5厘米。

這是兩種植物的果子了,但是都是同樣可以曬乾入藥的,用法和功效也一致。

其實除了這兩種山楂,全國很多都有當地山楂,比如遼山楂、雲南山楂等。

大家也不用糾結,無論是哪裡的山楂,我們都能拿來食用,吃法、用法也都相同。

《綱目》: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

新鮮山楂大部分拿來做蜜餞、做糖葫蘆,但是味道比較酸,更多時候是被拿來切片曬乾,入藥或者日常當茶喝。
新鮮山楂曬乾是很容易的,山楂水分少,切片後,很容易曬乾。

只是切片時稍微麻煩些,因為中間的核比較堅硬。
我每次切片都是轉圈切,稍微切的麻煩些,但是這樣曬好的山楂片,食用起來很方便。

自己曬好的山楂片顏色是不一的,有的發黃,有的發紅,有的發白,不會像外面買的那些,都是同樣均勻的色彩。

市面上很多人為了圖省事,為謀利,連山楂這樣容易曬的果乾,都會添加藥物來處理。
有時真的是自己製作才能最放心,也才能因為見過、吃過好的,才能學會分辨。

經常有朋友發一個商品照片或者商品連結,讓我看,讓我辨別真假,我真的是沒辦法辨別。

我沒吃過,沒見過,無法僅憑几張照片,就分辨出好壞來的。


所有食物的好壞,都只是自己吃過,對比過才能知道的,這是唯一的辦法。

山楂曬乾後,密封存放,為了防止壞掉,也會放在冰箱冷藏存放。

很多食物曬乾後,都會因為存放不當而壞掉,因此長期存放的最好還是要冷藏比較好。

做好的山楂片,可以隨時拿來做各種茶飲,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搭配。

分享幾款常見的搭配,給大家拋磚引玉下,供參考哈。

一把山楂片單獨泡茶,最適合高血脂、高血壓的人飲用了。
曾經有在書上看到一個病例,80多歲的老人血脂高,但因患肝病服藥比較多,沒有吃降血脂的藥物,一直靠喝山楂茶來控制血脂。

山楂茶做法:晚上抓一把山楂片,開水沖泡,燜一夜,第二日當茶飲,不加糖。

山楂加糖我會更喜歡加紅糖,紅糖同樣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山楂片配上紅糖泡水喝是最常用的。

我有時還會用山楂裹紅糖,做幾個山楂糖球,當零食吃,阿古也常常很喜歡。

《本草衍義補遺》:健胃,行結氣,治婦人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煎汁入砂糖,服之立效。

《本草經疏》:山楂,山楂能入脾胃消積滯,散宿血,故治水痢及產婦腹中塊痛也。

日常平時山楂我還會配玫瑰花,玫瑰花性溫,理氣解郁、活血散瘀,和山楂搭配不僅可以共同活血散瘀,還可以幫助疏解情緒。
很多女性都會容易情緒起伏,胸悶氣悶的就很適合喝山楂玫瑰茶。

《本經》雲味酸氣冷,然觀其能消食積,行瘀血,則氣非冷矣。

若是經期由於淤堵提早經閉或者血量減少的,還可以用山楂配桃仁。
桃仁破血行瘀,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只是桃仁有小毒,用量不能超過9克。

昨天朋友反饋蘋果時也分享了一些蘋果的吃法,我受啟發也用了山楂搭配蘋果、無花果來泡茶。
山楂味酸拿來搭配果茶,味道酸酸甜甜也是別有滋味,這個季節也有生津潤燥。

簡單的食物,吃法簡單,也能隨意搭配,大家可以多發揮自己的想法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d23im4BMH2_cNUg5a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