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高中歷史教材是如何介紹夏朝的?不得不說教材越來越理智了

2020-02-03     北斗維斟

部編版的新教材,重新採用通史的編撰模式。因此第一課是介紹原始社會和夏商周時期,共8頁,篇幅十分客觀。一共有《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從部落到國家》《商和西周》三個標題。

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首先,文章介紹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區別,舊石器時代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的主要工具是新石器。正文中介紹了中國發現的最典型的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元謀人和北京人。然後給出一張舊石器遺址分布地圖,並且讓學生思考其分布規律(主要位於河流兩邊)。


文中並沒有說元謀人是否是現在中國人的祖先。不過在開頭的引文部分,提到了「鏟形門齒」,這種牙齒是現在亞洲黃種人普遍擁有的牙齒類型。教材並沒有定論是說人類起源於哪裡,這一點和老教材有了區別。記得老教材說亞洲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第二段話介紹了新石器時代的狀況。新石器時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主要採取磨製石器。這個時代的人類已經開始了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修建村落,使用陶器,生產生活趨於穩定。在中國已經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蹟1萬多處,分布廣泛,並逐漸朝著多元一體、中原核心的方向發展。在配圖中展示了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這是世界最早的水稻水稻遺存。

第三段介紹了6000年前中國主要的新石器文化,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這個時代是母系氏族的繁榮時期。配圖是陝西仰韶文化的姜寨村落復原圖。

距今5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進入了後期——父系氏族時代。這個時代的龍山文化興起,一統中原,代表性的文物是「蛋殼陶」。其他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代表有東北的紅山文化、東南的良渚文化。他們都出現了精美的玉器、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配圖有《良渚古城城牆分布範圍示意圖》、《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的祭壇、積石冢和女神廟》、《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及2001號大墓出土時全景》

需要提醒的是,良渚文化還處於新石器時代,還未進入文明時代。第五段介紹原始社會的發展過程,分別經歷了原始群、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三個階段。父系氏族時代,社會開始分化,私有制出現了。形成了氏族部落或者部落聯盟。人類開始向文明時代過渡,而良渚遺址正處於整個過渡狀態的代表遺址。教材的「歷史縱橫」提到:「良渚文化和陶寺文化內涵豐富,被視為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


二,從部落到國家

這一個章節主要介紹文獻記載中的早期國家形態,從五帝時期到夏朝。第一段簡單介紹了炎黃、堯舜的事跡,並且強調各部落的選舉方法——「禪讓」。實際上,禪讓制就是軍事民主制,是一個民族快要進入國家狀態的形勢。

第二段介紹夏朝。首先大禹是夏氏部落首領,接受舜的禪讓,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大約在前207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數據,實際上不科學)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王朝。大禹去世後,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文中簡單介紹了文獻記載的夏朝政治制度。在「學習聚焦」中,進行了一些知識補充,提到《尚書》《詩經》《夏本紀》等史料,但是也說道至今尚未發現甲骨文、金文等史實資料。在第二段的末尾提到二里頭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並沒有明確的定論。


三,商和西周 

商朝的西周的內容較多。前面三段話介紹商朝。第一段話就一句話「約公元前1600年,黃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領湯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第二段介紹了商朝的考古證據——殷墟遺址,以及其中的甲骨文。第三段話介紹商朝的政治制度。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內外服制度,這是早期的分封制,「內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外服指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落」。文中提到的商朝文化影響範圍為「東到大海,西及隴山,南跨江漢,北至燕山」,注意這裡說的不是疆域。

有四段話介紹了西周。第一段話介紹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領周武王率眾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於鎬 ,史稱西周」。在配圖中展示了《利簋》這個青銅器以及相關的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這是武王伐紂的最早歷史記載。

接著介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最終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配圖《西周分封示意圖》展示了西周主要封國的分布。宗法制的內容主要位於「歷史縱橫」,其中寫到:「宗法制是具有血緣關係的宗族組織內部的制度,嚴格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周王是大宗,諸侯是小宗。諸侯國內,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類推,層層區別,形成政權與族權的結合。」

然後介紹西周的衰亡。其中對「國人暴動」和「共和行政」有了合理的解釋、過去的老教材認為國人暴動是奴隸起義,共和行政是貴族共同執政。現在改了,認為國人暴動是貴族驅逐了國王,共和行政是「共伯和被推舉攝政」,共和是共伯和的簡稱,並非共和制度。最後,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內亂,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最後一段講商周的奴隸制經濟,可見該書雖然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還在繼續沿用「五種社會形態說」。「歷史縱橫」中還專門介紹商周的奴隸。商周的農業制度為「井田制」。除了農業還簡單介紹了手工業。


在「問題探究」中,展示幾個西周「民本」思想的材料,提出了「你認為西周民本觀念產生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這實際上就是在讓學生思考西周的文化以及和儒家思想的關係。在「學習擴展」中又提出了「就中華文明起源的多源性與統一性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qR9EHAB3uTiws8KNl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