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這首七絕,開篇三個字,既生動的刻畫出太平公主的驕橫貪婪

2020-06-10   古韻國學

原標題:韓愈的這首七絕,開篇三個字,既生動的刻畫出太平公主的驕橫貪婪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女性的地位十分卑微,她們長期受到男權社會的各種限制,即便是她們才高八斗,也只是寫寫畫畫,在國家政事上是無權過問的。

然而,在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的大唐,卻有一段時間,陰陽易主,出現了兩位權力至高的女性,一位是武則天,另一位則是她的女兒太平公主。

今天與大家要分享的唐詩作品,就與太平公主有關。據記載,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史書沒有記載她的名字,但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叫李令月。

太平公主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中一位野心勃勃的女性。公元713年,她企圖學習武則天,控制政權,能成為一代女皇,於是密謀刺殺李隆基,事敗後逃往終南山,後被賜死。後來唐代詩人韓愈游「太平公主山莊」,以此為題寫下了詩作。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他出身於官宦世家,但父母早亡,是由哥哥撫養成人。

進入官場後,韓愈的仕途並不順暢,且屢遭貶謫,所以他的詩也是風格多樣,多表達失意、和離別的痛。

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春,韓愈三為博士時,有機會遊覽太平公主山莊舊址,他通過寫太平公主毫無顧忌的修建亭台樓閣,來譏諷她的奢華和貪慾,而此時韓愈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遊玩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作品《游太平公主山莊》:

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譯文

太平公主當年想占盡春色,把自己山莊的亭台樓閣築得高過城闉。

要想知道山莊前面的花木還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終南山也不屬於他人。

注釋

太平公主:武則天之女。

占春:占盡人間春光美色。

台榭(xiè):亭台樓閣。

城闉(yīn):城門外層的曲城。

南山:指終南山。

這首七絕,開篇三個字「 欲占春」,既生動的刻畫出太平公主的驕橫貪婪。在當時那個年代,權貴們可以強占民田、民宅、甚至妻女,但是誰也無法獨占春天,因為終究是「 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所以作者對統治階級驕橫貪婪的嘴臉,慾壑難填的本性,用「欲占春」三字描寫,可謂酣暢痛快。

詩尾三個字「不屬人」,也是意味深長,說明當年山莊規模之大,綿延幾十里,直到終南山,這廣袤無際的林海,只能是太平公主自己獨占。然而,時過境遷,過去的「不屬人」,此時這裡卻是人人可以遊覽的地方了。

其實這也是詩人想借古喻今,古代有太多的權貴為了一己之私,費盡心機用盡手段,但終究是「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了。

韓愈通過《游太平公主山莊》這首詩,描寫並揭露了,太平公主當年「欲占春」、「終南山不屬人」的豪橫與奢華,這給了讀者太多的無限遐想,曾經何等奢華、何等宏偉壯麗的太平公主山莊,到頭來,公主已死山莊易主了。

這也許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吧!一個公主倒下了,還會有千千萬萬個公主站出來,雖然韓愈的七絕很少寫民眾的疾苦,但是這首詩卻揭露了權貴們的醜陋嘴臉,並善用微詞,似直而曲,有案無斷,耐人尋味。

讀完不知朋友們有什麼感想?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參考資料《唐詩名篇鑑賞》《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