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楊梅春分至 盒馬將可食季延長一倍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這首古詩中透露出兩個信息:一是楊梅農曆五月間方成熟;二是它相當金貴。不過就在這春分時節,廣東的肖女士,已吃上了今年第一顆楊梅。她在盒馬APP上,看到了全國最早上市的早春楊梅。
楊梅荔枝自古並稱 雲南楊梅地利得天獨厚
楊梅果實外表遍布小小的凸起,有紅、紫、白色品種,味偏酸甜。自古果中佳品莫過於荔枝,而楊梅也常在文人筆下與荔枝並稱,明朝名臣徐階詠楊梅詩: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
眾所周知,楊梅主產於江浙,不過這次盒馬搶鮮上市的楊梅,來自雲南省石屏縣的火龍山。該地屬紅河與西江流域之間的分水嶺,水資源豐富且無污染。李永軍在當地經營的種植基地有2000多畝早春楊梅,他說,緯度低、海拔高,山氣聚散無定,造就石屏楊梅成熟早,耐貯運,營養價值高的特點,出果時間比閩浙早了整整兩個月。
雲南省石屏縣火龍山楊梅出果時間比浙閩早了兩個月
農「盒」對接抗疫情 早春楊梅包郵「空降」
但是,由於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加上楊梅本身不耐久貯久壓、難長途運輸,石屏楊梅長期以來也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為此,盒馬採購李純海早在年前就與雲南的早春楊梅種植基地建立聯繫並實地考察,掌握其生長的第一手信息,一旦成熟即進場採摘。「去年我們在廣東進行了試點,今年我們提前準備了耗材輸送到雲南產地,基地工人將楊梅採摘預冷後,直接按照零售終端銷售要求打包。」 李純海說,每天下午,打包好的早春楊梅被送到昆明長水機場,當晚運廣州、深圳、成都,次日就可放上盒馬貨架。不但減少加工環節,也降低了商品損耗。
「受疫情影響,外地回流工人需要隔離14天才到崗,但因為盒馬提前下了農產品訂單,我可以提早安排員工回到產地,錯開隔離期。」 李永軍說。今年全國兩百多家盒馬門店共同打造「最早楊梅季」,李永軍預計,基地將增收50%。
3月春分前後 早春楊梅已在廣東上市
由於楊梅不耐久藏,早熟的早春楊梅也無法完全滿足盒區居民的需求。據介紹,各地的盒馬採購已經安排好「最長楊梅季」的銷售計劃,為消費者搜羅全國各地不同品種的最優質的楊梅,大幅延長今年的楊梅季。以廣東為例,來自雲南的早春楊梅賣完之後,4月中下旬則有深圳本地楊梅補充,5-7月還有東魁楊梅、仙居楊梅,到8月份,市場上的新鮮楊梅全部下市後,還有「冷凍」楊梅壓軸。「有了全國的供應鏈系統和城市物流幹線支持,我們能為消費者帶去更多不一樣的消費體驗。」李純海說。
責編:劉艷萍
融媒體記者:陳爽
通訊員:陸登
編輯:張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j7uC3EBnkjnB-0zI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