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的學問是我們一生都應該去學習的,能夠和其他人相處好,也是非常需要下功夫才可以的,只有學會了這種學問,我們才能對人對事,更加的遊刃有餘,鬼谷子留給我們的鬼谷絕學,越是深藏不露的人就越明白。
一、人言者,動也。
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實際上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制動。我們在揣測別人的想法的時候,肯定得有依據。那麼依據從哪裡來呢?這個時候就得看你個人本領了,也就是套話。你要讓別人一點點的把心裡話給說出來,多聽別人說,多讓別人說。在別人說的不經意間,就有可能透露出幾個重要的信息供你參考,這樣你就可以從中知曉別人的意圖。切記,很多人都容易搞混,會犯大忌。多聽,這是關鍵的一步。
二、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互動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雙方交談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人一直在那喋喋不休的說話,另一方只是安靜的聽的話,那麼雙方在無形之間,就會陷入一場尷尬的局面中。我們能讓別人多說話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從中能套取我們想要的東西。不過,只是一味的等別人說,那麼你很難猜到別人的心思,在別人說到一些地方,又刻意隱瞞的時候,你可以選擇用一句話來將它引導出來。傾聽對方的話語只是給你機會揣測對方的話,但是機會給的不多,更關鍵的還是靠自己去爭取。
三、韜光養晦。
很多人為了成功,使用很多智械機巧,看上去很有智慧和謀略。其實這些詭詐的手段,只會惹來對手的怨恨,所以爭鬥不休,讓人生陷入紛爭之中,無法全力以赴的做事。如果做事韜光養晦、守拙於前,不要惹人矚目,這樣可以躲避麻煩,反而更容易成事。自己虛懷若谷,把恃才自傲的事情讓給別人做;自己謹言慎行,把禍從口出的事情讓給別人做;自己韜光養晦,把鋒芒畢露的事情讓給別人做,最後成事的人一定是自己。
如果你喜歡國學,並想通過學習國學來提高自己,請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連結,這是一款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管理、用人經驗的課,包含30期國學精品課程和150個管理問題解讀,幫你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助你2019,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