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啊,我得了抑鬱症。」

2019-10-18     文小咖

誰能想到,最近一次癱瘓微博的,竟是一則讓人震驚到難以附加的消息。

10月14日,韓國SM公司藝人、前f(x)成員崔雪莉被發現於家中自殺。

一時間,關於她的猜測無數,蜂擁而至的悼念和好奇,在真實的死亡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崔雪莉

就在事發的第二天,正好也是中國男星喬任梁的32歲冥壽,粉絲為他準備了三周年追思活動。

關於逝者的話題總會隨風而去,今天咖爺想要談的不是雪莉也不是喬任梁,而是那隻使生命之花凋零的共同黑手——抑鬱症

雪莉生前受嚴重的抑鬱困擾,早已不是新聞。

曾有男性粉絲與她在飯店偶遇,當這位粉絲拿著鏡頭靠近雪莉時,她竟害怕到躲藏在桌子之下;

而她個人在INS小號上傳的畫作,也足以看出她毫無秩序的內心。

這種心理疾病所涵蓋的人群,遠比我們想像的廣泛。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不再憂愁溫飽的人們開始走入新的困境,當肉體變得舒適,心靈便開始遭遇更加沉重的折磨。

而近年來,明星因抑鬱症離世的消息,也多次將它帶入大眾的視野,人們多了些了解,但更多是一知半解。

或許,2011年的一部電影可以給出答案——

《丈夫得了抑鬱症》

電影講述了女主小晴(宮崎葵 飾)在丈夫干男(堺雅人 飾)得了抑鬱症後,陪他共同抵抗抑鬱症的過程。

雖說是以一個非常「喪」的主題展開,結局卻讓人感到治癒。

豆瓣8.1的評分雖不能讓它躋身「神片」之列,但它所具有的意義遠不是這個分數能表達的。

和以往日式電影的緩慢敘事一樣,《丈夫得了抑鬱症》也以慢節奏展開,平靜地講述著得了抑鬱症的丈夫。

原本一絲不苟生活的干男,突然對生活喪失了興趣,不再按顏色系領帶,不再喜歡食物,也漸漸忘記了如何做便當。

隨之而來的是,頭痛、噁心、患得患失、周身充滿疲倦……

無法承受的干男選擇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抑鬱症。

大夫說抑鬱症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感冒,建議他吃藥治療,慢慢尋找病因,而好轉則需要半年到一年之後才會出現。

默默回家的干男陷入了一種愧疚,他對小晴說:「對不起啊,我得了抑鬱症。

向老闆請假卻被罵,他站在公司的天台上向下看,心裡卻說:我做不到啊。

干男擔心自己辭職會讓大家為難,但小晴卻堅定地表示,其他人怎樣我不管,老公一定要完好無損,如果不辭職,那就離婚。

小晴陪干男坐電車去公司,在車廂里被擠得東倒西歪,看著干男的臉,她默默地說,干男真是辛苦了……

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讓干男在滿是乘客的電車裡放聲痛哭。

突然閒下來的干男心裡負擔很重,他覺得白天睡覺對不起社會,在地板上滾來滾去然後痛哭流涕,覺得自己沒人要了。

他責備自己什麼都不能做,對什麼事都哭著說對不起。

好寂寞啊……如果變成爬蟲就好了。

這時,小晴走到干男身邊躺下,用臉貼著他的後背說,成為爬蟲就不會這麼溫暖了。

抑鬱的第二個階段,干男由失眠轉為嗜睡,又漸漸變得清醒。

媽媽來探望時提醒小晴,注意丈夫有沒有自殺傾向,病好了一半時才可怕。

靠失業保險也撐不了多久了,小晴決定從自由職業轉去工作,她閃著淚水懇求漫畫編輯:我老公得了抑鬱症,請給我工作。

在獲得了書籍插畫的推薦之後,小晴很高興,不止是因為這份工作,還因為自己能勇敢地面對這件事情。

沒想到工作卻帶來了更多問題。

因為要趕畫稿,小晴沖干男發火了,小晴焦急又委屈,而干男悄悄坐在浴缸里傷心地哭泣。

那一刻絕望壓得他喘不過氣,他把自己吊在門把上試圖自殺,萬幸小晴及時發現。

干男說,剛才我感覺我離你好遠好遠,但我還在不停地煩你,我真的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自殺事件平息,但小晴卻明白了自己的支持有多麼重要。她開始更加用心地陪伴干男去做能令他開心的事情。

一年過去了,小晴和干男參加了集體結婚的結婚同窗會,在兩人含淚的對望與致辭中,能依稀窺見他們攜手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事隔多時再次重讀結婚時宣讀的誓言,心中感慨不已,無論他健康或是病弱,無論他富裕或是貧窮,你都一心愛這位男性,尊重他,安慰他,幫助他,我終於意識到如這誓詞一般,我們變成了真正的夫妻。」

後來,小晴畫了關於兩人的漫畫順利出版,而干男也開始進行關於治療抑鬱症的演講。

曾經因為自己的病感到羞恥難言的干男感謝小晴的理解,他終於明白生命本身並不是什麼令人羞恥的事情。

無論是經歷著病痛和苦悶的人,還是在周圍支持他們的人,他們本身的生活姿態,就應當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

如果說《丈夫得了抑鬱症》尚且存在一種藝術處理,那真實的抑鬱症其實更加冰冷和失控。

曾經有一部名為《走出抑鬱陰影》的紀錄片,記錄了美國對於抑鬱症的研究以及一些實際的案例。

你會發現,將抑鬱症稱之為「心靈的感冒」,是如此的恰如其分。

因為它侵襲的人群,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從街頭火拚的黑幫青年到叱吒華爾街的金融大亨。

抑鬱症不分人種,不分地域和年齡,在擊垮你內心的那一刻毫不留情。

不理解的人會輕蔑地認為,你只是心靈脆弱無病呻吟,但抑鬱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是不可控的,程度越深,患者越會喪失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有人形容,在抑鬱症發作的時候,仿佛與這個世界隔著一層厚幕,阻斷了自己的所有感覺。

在內心奮力叫喊卻無法逃脫的絕望感,會讓一個肢體完好的人宛如行屍走肉。

抑鬱症的成因複雜,一部分人由於基因影響,不只是思想方面 ,它也是一種生理疾病。

但它的導火索,一開始都可以是環境因素誘發的,比如失去親朋好友、壓力、童年陰影、或者生命中的其他喪失。

像是干男的抑鬱症成因,來自蠻不講理的顧客屢次刁難,上司的頤指氣使,家庭的重擔都在一個人身上……

即使是溫柔的干男,也難以承受這極大的壓力,最終導致內心的崩潰。

難過、憂鬱、感到有罪、無望和無助,飲食和睡眠出現問題並且感到生無可戀,這還只是紀錄片展示的一部分症狀。

如果你持續幾周以上每天都有以上症狀,請一定不要忽視,也不要感到羞恥和自責。

因為更嚴重的情況,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產生肢體的痛苦或者神經反應的弱化。

有時尋求醫生的幫助需要勇氣,背負著身邊人的不理解和忽視需要勇氣,但這有可能是你遞給自己的一根救命稻草。

一位有過嚴重抑鬱症病史的專家說:抑鬱的反義詞不是快樂,而是生命力。

這個說法相當準確,抑鬱症和身體疾病的區別在於,即使是癌症病人或許依舊渴望生活,熱烈地想要活下去,而抑鬱症患者則表現在求生欲的缺失。

當一個人對生命沒有渴望,結果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一些重度患者會選擇結束生命。

在2008年,紀錄片播出時,美國有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人患病,這個數字龐大到令人感到害怕。

曾經有一個新聞,小伙在著急趕路時被交警攔下,因為情緒失控而痛哭。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線之間,足以見得現在社會每個人都在承受壓力,而壓力則是造成抑鬱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僅僅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找到合適的方式給情緒提供出口,對於抑鬱症本身也要多些理解。

大多數人並沒有陷入中重度抑鬱,只是停留在輕微的程度,這種隨時能夠拔出泥沼的狀態,退一步萬丈深淵,進一步歲月靜好,只要幾次心理諮詢、多些關心愛護就能平安度過。

即使像干男這樣,到了需要藥物治療的地步,小晴的陪伴也依舊十分有效。

她陪伴干男做便當喚醒味覺,拜託干男幫自己做各種事情體會到被需要,當他窩在被子裡痛哭時輕聲安慰,才使干男從為了小晴治療抑鬱,轉變為了自己抗擊病魔。

所以,面對患了抑鬱症的朋友或家人,陪伴和鼓勵是最好的辦法。

對於「我覺得我抑鬱了」,最好的回答不是「你有什麼好抑鬱的?你又聰明又漂亮」,而是「怎麼啦?快跟我說說怎麼回事」;

對於「我可能要去找個醫生看看」,最好的回答不是「別告訴別人,你不想被人當成異類吧」,而是「如果這樣有幫助的話就快去」。

作為一個旁觀者,能阻撓抑鬱症的,只有愛這一條路。

所以,別再費解雪莉為何對著鏡頭懇求「請多疼愛我一點吧」。因為大部分在環境刺激下激發的抑鬱症,正是因為心裡重要的,那份愛的缺失。

當生命消散,所有的惋惜,都敵不過它掙扎求救時,一次溫暖的支撐。

在紀錄片的最後,所有人都通過治療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而他們的好轉也給所有抑鬱症患者提供了莫大的希望。

或許抑鬱症無法徹底根治,但總有辦法與之和諧相處,使它不足為懼。

這部紀錄片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痛苦折磨,但要知道,它同樣是個美麗的世界。

我們欠這個世界一些東西,部分是去修補它,部分是讓它更美好,同時也修補我們自己的創傷使自己更加美好。

當鏡頭掃向一群喜笑顏開的人們,與抑鬱抗爭至今的教授所說了一段話:

「這些窒息的暗夜,使光明更加燦爛,在抑鬱中痛苦的體驗,都使正常的每一天那麼令人感到幸福和滿足,回望時你會發現抑鬱的每一天都是禮物,當你好轉時,雖然不會嚮往抑鬱的時光,卻會在回望時發現自己學到了很多,感謝抑鬱,我成為了更好的一個人。」

像干男和小晴一樣,一年的抗爭給了兩人一次重要的洗禮,從心靈到兩人的感情,他們沒有放棄彼此,反而激發出對生命的感謝。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上天給他們的一次磨難,影片的最後干男的笑容真誠而乾淨,而他們的幸福生活並沒有因為這一年而分崩離析。

一直認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毫無理由,因為生命本身的存在就值得祝福和歌頌,這世間萬物的生老病死都經歷著艱難又美好的輪迴。

我們所遭受的傷害,應當內疚的是那些製造傷害的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抱歉呢?

最後,祝福所有陰霾下的人們,能夠有一日獲得輕鬆的心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6_K3m0BMH2_cNUg1P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