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軍隊為何都不願打巷戰?俄羅斯吃過大虧,就連美軍也發愁

2021-02-02   春秋史館

原標題:各國軍隊為何都不願打巷戰?俄羅斯吃過大虧,就連美軍也發愁

巷戰,也叫作「城市戰」,即在城市街道進行逐街、逐屋的爭奪戰,其特點是敵我混雜、形勢複雜、短兵相接,傷亡極大,是公認的最難打的戰鬥,如非必要,交戰雙方都不願意進行巷戰。歷史上著名的巷戰有史達林格勒戰役、柏林戰役、格羅茲尼戰役,交戰雙方均傷亡慘重。

各國軍隊為何都不願意打巷戰?

玩過吃雞遊戲的朋友應該深有感觸,城區剛槍是難度最高、最考驗玩家作戰技巧的戰鬥方式,危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城區地形複雜,視線不開闊,窗口、屋頂、樓梯口、二樓小屋都有可能隱藏著危險,一不小心就被陰,強如王牌高手也難免被LYB打黑槍;

受地形限制,隊友之間相互支援能力大幅減弱,很難架槍掩護,一旦被擊倒,隊友很難及時進行救援;

複雜的地形把不同段位玩家拉到同一水平線上,近距離剛槍對壓槍要求不高,一旦喪失開火先機,王牌選手也有可能被青銅玩家一槍撂倒;

近距離剛槍儘可能地縮短了雙方之間的裝備差距,無論一級甲還是三級甲,在S686面前眾生平等,滿配M416可能不如一把白板Uzi,「大菠蘿」也有可能在某個樓梯口被一鍋拍倒,裝了8倍鏡和消音器的AWM,可能還不如一顆手雷好使。想苟分吃雞的朋友,是萬萬不會開局跳大城的。

真實的巷戰還要比遊戲殘酷百倍,因為現實環境永遠要比遊戲複雜得多,鱗次櫛比的高樓、半截矮牆、地下室、下水道、廢墟的二樓窗口都是藏身的好地方,根本無法預料會從哪個窗口、哪個角落射來一發子彈或火箭彈。進攻方無法確定哪裡會有敵人藏身,剛剛清理乾淨的屋子,下一刻可能又有敵人出現,從背後打出致命一槍,只能逐街、逐屋進行清理、占領,一點點推進。

這個過程中,攻守雙方之間的作戰素養、作戰技巧、火力、兵力差距被無限拉近,重火力使用嚴重受限,即使是最精銳的正規部隊,在巷戰中也難免損兵折將。

反過來講,城破後能與侵略者進行巷戰的部隊,一定也是一支有信仰的精銳部隊,這樣的軍隊往往具有極強的組織力、基礎動員能力和單兵作戰能力,配合高樓街巷這種特殊地形,往往能打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非必要,進攻方通常會避免打巷戰,而是充分發揮己方火力優勢,以空中力量、炮火消耗敵人有生力量。

戰史上進行的幾次巷戰,無一不是極其慘烈的戰爭,其中以史達林格勒戰役和格羅茲尼戰役為最

史達林格勒巷戰的殘酷在於,林立的高樓和廢墟極大地抵消了德軍的火力和機動優勢,第6集團軍不得不把部隊拆分成小股,去爭奪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作戰能力大幅度減弱。而蘇軍龜縮在坍塌的建築和地下室下,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打擊敵人,婦孺老幼也能參與進來。他們兩人或三人一組分散作戰,隱藏在廢墟中與德軍進行周旋,使德軍陷入60萬蘇聯人民的汪洋大海中。此消彼長之下,德軍的優勢被迅速抵消,蘇軍的主場優勢被一點點發揮出來。

這場戰役以蘇軍慘勝而告終。戰後統計,守城的第62和64集團軍減員75%,在得到後方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的情況下,滿編人員卻從來沒超過6萬人,因為新兵投入戰場平均存活時間不到24小時,一個滿編師投入戰場不到三天就基本打光。打到最後基層建制已經全部打亂,蘇軍士兵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作戰單位,由該支部隊中最高軍銜者指揮。蘇聯軍醫武金斯卡婭的回憶錄《一周三十次手術》中寫道:

「他的連在城中區戰鬥1周後,發現自己指揮的人還有八十多號,不過只有17個小伙子是自己原來的部下。其他人所屬部隊番號竟然橫跨兩個集團軍、7個師、16個團,來自不同番號的47個連。步兵、炮兵、裝甲兵、醫務兵,沒有逃走的居民……整一個大雜燴,連獸醫都有一個。」

這場戰爭也徹底打斷了德軍的脊樑,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被全殲,司令官保盧斯被俘虜,蘇軍從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格羅茲尼戰役發生在車臣戰爭期間,前後共進行過兩次。1994年底,第一次格羅茲尼巷戰爆發,俄軍在沒有精確衛星地圖、沒有構建通暢指揮系統、沒有進行空地一體化信息體系的情況下貿然發動進攻,結果遭受重大傷亡。格羅茲尼是一座人口僅10萬人的小城,它的格局是按照戰爭布置的,處處有林立高樓和堡壘,車臣叛軍僱傭了大量西方僱傭兵,採用三人一組的作戰方式,用機槍、狙擊槍和火箭筒與進攻俄軍展開巷戰,利用樓群的掩護進行穿插作戰,給俄軍造成了重大傷亡。

相比之下,俄軍臃腫的指揮和作戰體系在巷戰中運轉不靈,機械化部隊受街巷地形限制無法發揮,被隱藏在樓群中的叛軍襲擾、分割包圍並各個擊破。第一次進攻中,承擔先鋒任務的131旅和第81摩步旅被這種戰術打得頭破血流,旅長戰死,26輛坦克被擊毀20輛,120輛裝甲車損失102輛,最後1000餘人僅有十多人成功突圍,其餘人均陣亡、被俘,屍體被叛軍侮辱。

第二次格羅茲尼巷戰,俄軍吸取第一次作戰的教訓,調集2000多名內務部特戰隊員參戰,針對性地採用小股部隊作戰模式,每個戰鬥小組裝備肩扛式飛彈、火箭筒、狙擊步槍和機槍,配備最先進的通信器材,相互之間密切配合,並隨時可呼叫武裝直升機和殲擊機進行近地支援,才掃清格羅茲尼的抵抗力量。儘管如此,2000名特種部隊成員仍陣亡1173名。

格羅茲尼巷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激烈的戰鬥之一,儘管規模不算很大,卻深刻地影響了現代戰爭體系,各國開始思考坦克在戰爭中的新定位,針對巷戰的武器也隨之大規模問世,如溫壓彈、雲爆彈、白磷彈等。如非必要,即使是美軍也不願打巷戰,他們更擅長打陸海空一體的信息集成化戰爭,而這種作戰模式,在巷戰中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