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理財暴雷潮:號稱100%收益,實為資金盤遊戲

2020-03-18     一本區塊鏈


文 | 棘輪 比薩


今年2月,FCoin的暴雷,在數字貨幣理財行業引發了一場大地震。


多個項目因FCoin陷入崩盤。數字貨幣理財也因此重回幣圈玩家視野。


曾幾何時,數字貨幣理財曾一度被看好。但如今,這一領域卻亂象叢生。


有人用投資者的資金梭哈賭博,有人將資金盤包裝成理財產品大肆行騙。監管層為此發文,稱數字貨幣理財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是什麼讓數字貨幣理財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境地?


01 地震


2月17日,FCoin交易所的一紙聲明,讓整個幣圈炸了鍋。


FCoin創始人張健在聲明中指出,FCoin資金儲備已無法兌付用戶提現,預計無法兌付規模介於7000-13000BTC之間(時價約6860萬-1.27億美元)。


在聲明的最後,張健留下了「有生之年,負責到底」八個大字 。但顯然,投資者對此並不買帳,他們紛紛展開維權行動。


在被FCoin波及的人中,有一群特殊的投資者,他們沒有FCoin帳戶,甚至從未聽說過這個交易所,卻最終被FCoin暴雷事件拖累,成為了FCoin受害者。


他們是許多數字貨幣理財平台的投資者。


以ExinOne為例,這是一個數字貨幣金融服務平台,經營著一個名為「余幣寶」的數字貨幣理財產品,提供USDT、BTC、ETH、EOS、BCH等幣種的理財服務,大多數幣種的年化收益率在1%-5%之間。


在FCoin暴雷聲明發布當天,ExinOne也發布公告,宣布暫停余幣寶的充提業務。公告顯示,ExinOne余幣寶部分數字資產存放在FCoin理財帳戶。FCoin的突然暴雷,也引發了ExinOne余幣寶的暴雷。


ExinOne發布的公告


「ExinOne余幣寶的年化收益不高,在暴雷之前,屬於比較靠譜的項目。大家都沒想到,它會被一家交易所拖垮。」ExinOne受害者王昱陽對一本區塊鍊表示,「暴雷前,我甚至都沒聽說過FCoin是什麼。」


FCoin暴雷後,ExinOne為受害者提供了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個,是將受害者的各類資產,按2月21日幣價轉換為USDT債權。平台承諾,兩年後歸還。


而第二個方案,是平台繼續向FCoin討要資產。一旦資產成功追回,平台會立刻將資產返還給投資者。此外,選擇第二種方案的投資者會優先獲得資產。


據王昱陽透露,絕大多數受害者都選擇了第一種方案,將資產轉換成債權。因為他們都心知肚明:FCoin上的幣肯定追不回來了。


"現在就看兩年後ExinOne會不會跑路了。"他無奈地說道。


事實上,FCoin的暴雷在幣圈引發了一場大地震,被波及的對象遠不止ExinOne一家。


「此前,FCoin為了提升深度,一度免除了幣圈量化團隊的手續費。所以很多量化團隊都把資產放在了FCoin上。」幣圈某量化投資團隊成員張永思表示,「至少三家大基金,都栽在FCoin上了。」


02 暴雷史


FCoin暴雷引發的黑天鵝事件,讓數字貨幣理財再次受到業界關注。


事實上,作為數字貨幣市場的重要金融衍生品,數字貨幣理財產品一直活躍於幣圈,並演變出了三類模式。


第一類是幣圈特有的雲算力產品。投資者出錢認購礦機算力,獲得挖礦收益。雲算力的收益會隨著幣價、挖礦難度動態調節,存在一定風險。


第二類是2019年曾一度火爆的Staking模式。投資者持有部分支持Staking的幣種,就可以參與Staking挖礦,獲得一定收益。


而第三類,則是利用數字貨幣實現傳統理財模式。投資者將BTC、USDT等數字資產存入理財平台,平台利用這些資金投資、放貸,按固定利率回報投資者。


儘管一二類模式是幣圈的獨創玩法,但在幣圈,最典型的理財模式還是第三類。


而第三類理財模式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它們標榜的高收益。


以BKEX交易所上的理財產品為例,該平台上的「定期寶」支持比特幣、USDT、ETH等主流幣種,年化收益在13%-20%間,投資周期自14天-60天不等。


此外,BKEX還推出了「創新資產理財試驗區」,其於3月11日推出的ULM幣理財,14天期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00%。


BKEX的定期寶產品


如此之高的年化收益來自何處?BKEX官方宣稱,其產品依託「國際頂尖量化團隊」,即收益來自於量化投資。


但外界對於這一說法並不認同。某量化平台前員工對一本區塊鍊表示,能做到年化收益10%的幣圈量化團隊已經鳳毛麟角,此外,量化團隊的資金封閉周期以年計算,不可能接受14-60天的短期資金。


事實上,在BKEX等數字貨幣理財平台,官方從未公開過任何與量化投資相關的細節,如運作流程、投資模型、持倉狀況等。許多理財產品被質疑是「假量化,真圈錢」。


在一些從業者看來,許多所謂的量化團隊,都是在拿著投資者的錢開高倍槓桿梭哈。「賭贏了,大家一起分錢;賭輸了,就只能跑路。」上述從業者表示,「他們做的不是量化,而是賭博。」


如今,數字貨幣理財的亂象,也已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2019年12月27日,在北京證監局發布的進一步防範虛擬貨幣交易活動風險提示中,交易所推出的雙幣理財和零息借貸兩大理財業務被點名已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進一步防範「虛擬貨幣」交易活動風險提示 來源:北京證監局


03 問題


早在2018年,數字貨幣理財以及其衍生出的借貸服務,就被行業寄予厚望。但兩年時間過去,這一領域並沒有現象級的產品出現,未來也不再被看好。


數字貨幣理財為何會陷入僵局?整個市場對理財資金的需求不足,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投資者有錢投資,但投資平台拿了錢卻沒地方用。


在傳統金融業,理財端募集的資金,往往會被用於投資或放貸。但在幣圈,這兩種模式都遇到了問題。


首先來說投資。


在幣圈,二級市場投資團隊以量化投資居多。它們更喜歡與土豪大戶合作,已獲得穩定的資金與較長的封閉期,極少直接面向散戶募資。


李笑來就曾經公開表示:「找你投錢的區塊鏈量化團隊,幾乎100%是騙子。」


他指出,真正賺錢的量化團隊,早已度過了需要融資的階段,不僅不會公開募資,還會把自己隱藏起來。


而幣市的借貸端,也存在著自身問題。


在傳統金融市場,有借貸需求的用戶群體多種多樣,既有利用資金擴大生產規模的大中小企業,也有需要買房、消費的個人。


但在幣圈,借貸客戶的類型卻十分單一。


「我們的這類客戶,95%都是礦工。」某區塊鏈金融企業市場負責人安志表示。


在他看來,礦工是唯一存在數字貨幣借貸需求的人群。因為礦工中不乏比特幣信仰者,為了買新礦機、交電費,他們可能會抵押一部分比特幣,以便獲得資金。


安志表示,幣圈玩家其實並不缺錢,如果要借錢炒幣,也可以直接使用交易所內的槓桿。「所以,整個幣圈的借貸需求並不旺盛。」他表示。


資產端的空缺,直接限制了數字貨幣理財的市場空間。除此之外,幣圈玩家們,似乎也看不上許多理財產品的利率。


如今,絕大多數數字貨幣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主流維持在10%-25%之間,極少部分有100%以上的年化收益。


在傳統金融市場,這樣的收益已經是天文數字。但在單日暴漲暴跌幅度能夠達到50%的幣市,它無法打動玩家。


「持幣用戶都會炒幣,和炒幣比起來,理財的收益太低了。」安志表示,「幣圈用戶都是高風險偏好者。所以,真正做理財的平台吸引不到投資者,反倒是很多打著理財旗號的資金盤因此火爆。」


這些資金盤往往會將自己包裝成存幣生息的理財產品,以極高的年化收益率吸引投資,最終實現收割。例如,PlusToken就曾打出高達300%的年化收益,最終收割超過200億資產。


如今,又一個打著數字貨幣理財旗號的資金盤「溫莎大師」橫空出世,甚至打出了「把你在PlusToken虧的錢賺回來」的口號。


溫莎大師自稱是「全球領先的區塊鏈投顧平台」,可以「一鍵投資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其白皮書稱,支持比特幣、USDT、ETH等6種數字貨幣入金,最低100美金起投,年化利率高達60%-240%。


溫莎大師宣傳海報


然而,溫莎大師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資金盤項目。



有限的空間、貪婪無厭的玩家,讓市場走進了死循環。


所謂的「理財產品」利率越來越高,而玩家們腰包卻越來越癟。


動輒100%以上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早已淪為資金盤的收割工具。被暴利吸引的人,最終難免淪為韭菜。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zPI7HABnkjnB-0z2TaV.html